[发明专利]带有吸气剂膜的真空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9979.7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3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赵雁;李彦兵;王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06 | 分类号: | C03C27/06;C03C17/09;C03C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吸气 真空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板表面设置有吸气剂膜的真空玻璃。
背景技术
由两片玻璃板或多片玻璃板复合而成的真空玻璃以其优良的隔音、隔热性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由两片玻璃板构成的两层结构的真空玻璃为例,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下两片玻璃板1,两片玻璃板1周边由封接边2气密封接,封接边里侧的两片玻璃板之间由中间支撑物3阵列相隔,形成真空玻璃中的真空空间4。
在真空玻璃的封接过程中,受加工手段所限,真空空间4中难免残留有少量气体分子,而且,在真空玻璃的后期使用中,两片玻璃板的内表面、真空空间4周边的封接边2、以及中间支撑物3也有可能析出气体分子,而这些气体分子将造成真空空间4的真空度下降,影响真空玻璃的品质,为此,人们通常还在真空空间4中放入吸气剂,利用吸气剂来捕捉真空空间4中的气体分子,以使真空空间4维持所需的真空度。
以往,人们通常将吸气剂预制成吸气剂块5,将其放置到玻璃板表面专门加工的容置槽中,并在完成真空玻璃的气密封接后,通过加热激活吸气剂。参见图1。
吸气剂的这种设置方式,由于需要在玻璃板表面加工相应的容置槽,不仅增加了真空玻璃的加工成本,而且也降低了玻璃板的强度,威胁真空玻璃的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板表面设置有吸气剂膜的真空玻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带有吸气剂膜的真空玻璃由两片玻璃板或多片玻璃板复合而成,两两相邻两片玻璃板周边通过封接边气密封接,封接边里侧构成真空空间的至少一侧玻璃板表面上设置有吸气剂膜,该吸气剂膜由非蒸散型吸气剂构成,并按如下步骤设置在玻璃板表面上:
1)制备以低玻粉、吸气剂粉、有机粘接剂为主要成份的浆料;
2)采用涂覆或丝网印刷方式在玻璃板表面制备浆料涂层;
3)在真空环境中对浆料涂层进行加热,去除浆料涂层中的有机粘接剂成份,使浆料涂层中的吸气剂粉通过低玻粉粘接到玻璃板表面,形成吸气剂膜,该吸气剂膜在成膜的同时,被激活。
进一步,所述有机粘接剂的主要成份为松油醇。
进一步,所述吸气剂的主要有效成份为Zr-V-Fe合金或Ti-Zr-V合金或Zr-Al合金。
进一步,所述对浆料涂层进行加热的温度为350℃,该温度与所述低玻粉的熔点温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吸气剂膜设置在真空玻璃中的真空空间的边角部位,吸气剂膜的面积根据所需吸气剂的量来确定。
进一步,所述吸气剂膜的厚度为50μm。
本发明真空玻璃中玻璃板表面的吸气剂膜的第二种制备方法为:
1)真空玻璃在封接前对任一或全部的玻璃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真空室内用氩气作为放电气体,在玻璃预设表面制备吸气剂薄膜;
2)吸气剂的主要有效成份一般为Ti-Zr-V;
3)按常规的低温钎焊工艺封接真空玻璃;
4)使用局部加热的方式激活吸气剂薄膜,激活温度为180~250℃左右。
本发明采用吸气剂膜的形式将吸气剂设置到玻璃板表面,既便于设置,又便于对吸气剂的设置量进行调节,同时通过将其设置在真空空间的边角部位,又不会对真空玻璃的透光性造成影响,因此为真空玻璃吸气剂的设置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技术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真空玻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真空玻璃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真空玻璃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真空玻璃的第2种结构形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以由两片玻璃板构成的两层结构真空玻璃为例,本发明真空玻璃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包括上下片玻璃板1,两片玻璃板周边通过封接边气密封接,封接边里侧的两片玻璃板之间设置有中间支撑物3阵列,在真空玻璃中的真空空间4的一个角部设置有吸气剂膜6,该吸气剂膜6由非蒸散型吸气剂构成,如,可以采用主要有效成份为Zr-V-Fe合金或Ti-Zr-V合金或Zr-Al合金的吸气剂。
本发明真空玻璃中玻璃板表面的吸气剂膜6的制备步骤为:
1)制备以低玻粉、吸气剂粉、有机粘接剂为主要成份的浆料;
2)采用涂覆或丝网印刷方式在玻璃板表面制备浆料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99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抗热震陶瓷材料
- 下一篇:复合型表流湿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