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异位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9801.2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2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陈晨;蒋昌波;赵利平;陈绍文;黄良材;雷敏;杜春艳;盛丰;鲍海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广东金东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污染 修复 方法 | ||
1.一种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异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主要由底泥疏挖和输送、修复区防渗与排水、底泥改良剂和微生物菌种投加、微生物和植物联合修复、废水处理与植物收割及焚烧处置单元组成;具体步骤是先进行修复区的选址和防渗处理,再采用工程方法把重金属污染底泥疏挖并输送到修复区,接着进行底泥的排水固结过程,然后投加底泥改良剂和微生物菌种与底泥充分混合并耕种植物,最后收割植物并将其焚烧后,焚灰用于回收重金属元素或运送至危险废物填埋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异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底泥改良剂主要由石灰、肥料、螯合剂和用于负载微生物的多孔介质组成,底泥改良剂可在底泥排水后或植物种植和底泥翻耕时施用,施用量为处理底泥量的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异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重金属污染底泥修复的微生物主要是高效耐受性细菌,菌种来自土著微生物或是外来接种微生物,可在底泥改良剂施加、植物种植或底泥翻耕后投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异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种植对目标重金属污染物有特征吸收的一种或多种植物,采用单作、间作、连种、轮作方式种植,直至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低于限值要求;限值要求根据处理后底泥用于造地、农用等用途,按照国家出台的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异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输送到修复区内的底泥需经过脱水处理才能进行修复处理,通过排水固结5-20天实现脱水,余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修复重金属污染底泥的修复区,选址应具有良好的地形地质、气候和施工条件,便于耕作和排水,并须防渗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广东金东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理工大学;广东金东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98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齿形切边V带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