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时监测溶液中病毒颗粒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9068.4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7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孔婧琳;吴宏文;孙峰;易红;刘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21118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监测 溶液 病毒 颗粒 方法 | ||
1.一种实时监测溶液中病毒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偏置电压作用下,使包含病毒颗粒的样品溶液通过纳米孔,检测电信号,通过与包含标准病毒的溶液通过纳米孔时获得的电信号相比,确定样品溶液中包含病毒颗粒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监测溶液中病毒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溶液中包含病毒颗粒的信息为包含病毒颗粒的种类、数量或状态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监测溶液中病毒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与包含标准病毒的溶液通过纳米孔时获得的电信号的幅度、持续时间、时间分布、频率、电信号波形特性或相位特性中的至少一种相比,确定样品溶液中包含病毒颗粒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时监测溶液中病毒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尺寸为100-250n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时监测溶液中病毒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经偶联剂分子、DNA单链或双链分子、RNA分子、PNA分子或蛋白质分子表面修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时监测溶液中病毒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经病毒抗体表面修饰。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时监测溶液中病毒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病毒颗粒的样品溶液通过纳米孔之前,通过亚微米级滤器进行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90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