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增速减震功能的机械增压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110308988.4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0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丁威威;施法佳;范礼;李后良;姜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杰锋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9/04 | 分类号: | F02B39/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宫轶琳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速 减震 功能 机械 增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增速减震功能的机械增压器结构。
背景技术
机械增压是发动机增压的一种常用方式,通过机械增压,可以增加进入内燃机汽缸的充气密度和充气量,在燃料供给系统良好的配合下,可以使更多的燃料得到充分的燃烧,从而达到提高内燃机平均有效压力,增大功率和改善经济的目的。机械增压器是由发动机通过皮带轮传动的,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汽车需要经常启动、停止、加速、减速等频换切换,机械增压器的转速也随之频换切换,较大的转速波动会使得皮带产生较大的弹跳,此时速度的变化使得皮带轮存在回转的趋势,造成机械增压器和附件的速度波动,影响增压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别是汽车在紧急刹车的时候,机械增压器的紧急启停,对寿命影响特别大!此外,发动机增压技术的使用,使发动机附件轮系传递的功率极大的增加,从而引起发动机输出扭矩波动的加剧、振动噪音、零部件寿命缩减、整车油耗增加等问题。同时机械增压器中带轮输出的动力经输出轴输出,动力输出带动相互啮合的齿轮,由于齿轮传动自身存在侧隙,且压缩空气的转子和齿轮用同一根轴连接,不平稳的转矩(发动机周期性的点火脉冲)导致正时齿轮、转子和轴承承受脉动载荷而引起噪声。使机械增压器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与此同时,机械增压器的转速一般远远高于发动机转速,为了提高增压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机械增压器与发动机的速比。机械增压器通过皮带由发动机上的带轮驱动运转,受发动机空间布置影响,发动机上的主动带轮直径不能太大,而装在机械增压器上的从动带轮直径受皮带包角的影响,从动带轮直径不能太小,因而机械增压器与发动机的速比是有限的,发动机的增压效果也是有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因紧急刹车而导致增压器对发动机带来损坏的带增速减震功能的机械增压器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机械增压器结构,包括带轮总成,前盖板总成,轴承板总成,所述的前盖板总成在前盖板设置输入轴,带轮总成安装在输入轴前端上,轴承板总成内设置主动轴和从动轴,中间轴和主动轴上分别安装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中间轴与主动轴之间通过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啮合,主动轴与从动轴上分别安装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的主动轴与从动轴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
所述的输入轴和从动轴设置为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结构,输入轴和从动轴之间设置中间轴,所述的输入轴和中间轴之间通过能够起到减振作用的联轴器连接,所述的中间轴的另一端设置输入齿轮。
所述的带轮总成包括带轮装饰盖,滚动球轴承I,内套筒,单向滚动轴承,滚动球轴承II,带轮,所述的内套筒过盈套装在输入轴前端,滚动球轴承I、单向滚动轴承和滚动球轴承II过盈套装在内套筒外圈,带轮过盈套装在滚动球轴承I、单向滚动轴承和滚动球轴承II外圈,带轮装饰盖卡装在带轮前端。
所述的联轴器包括联轴器前轮毂,扭转弹簧,衬套,联轴器后轮毂,扭转弹簧安装在由联轴器前轮毂和联轴器后轮毂构成的环形腔室内,所述的联轴器前轮毂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的输入轴末端插入联轴器后轮毂内的内孔中,内孔与输入轴末端之间安装耐磨衬套,联轴器后轮毂压装在中间轴前端。
所述的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传动比1∶1——3∶1之间的传动比,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设置为1∶1的传动比。
所述的单向轴承包括外圈,滚柱,星轮和复位弹簧,所述的星轮卡装在外圈内,所述的滚柱通过复位弹簧安装在外圈和星轮形成的空腔内。
所述的输入轴设置为通过两个滚动球轴承支撑安装在前盖板总成内的结构,所述的中间轴设置为通过滚动双列角轴承支撑在前盖板总成内的结构,所述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设置为通过滚动轴承I和滚动轴承II支撑在轴承板内的结构,所述的轴承板嵌装在轴承板壳体内。
所述的内套筒的内孔中设置一端为光孔的结构,内套筒位于带轮装饰盖的一端设置为外六角状结构。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杰锋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杰锋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89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