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远红外保暖装置及远红外发热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8937.1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0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东;彭立新;赵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建东;彭立新;赵英华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H05B3/03;H05B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红外 保暖 装置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远红外保暖装置及远红外发热片。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片状加热器在不制造噪音的条件下容易控制其发热温度,被广泛应用于加热席、加热被、加热床垫、加热毯和加热垫子等保暖装置中。现有的带有加热片的保暖装置一般使用镍铬合金丝作为加热源,所述含有镍铬合金丝的片状加热器上的温度分布不均,导致加热部位仅限在加热丝附近,且镍铬合金具有低的远红外辐射发射率,并具有低的电能转化为辐射热的转化效率,因而不适用于远红外辐射的加热和保健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710306804.4”,名称为:“床用直流电热褥子”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采用碳纤维加热的床用直流电热褥子,它包括按照垂直或水平方向设置多个依靠电流发热的碳纤维部分;向上述多个碳纤维部分供应电流的供应电流部分;在上述碳纤维部分两端上连接各个碳纤维部分并从供应电流部分把所供应的电流导入到多个碳纤维部分的金属片所组成的加热部分。该专利虽然克服了原来交流点加热产生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副作用的缺陷,但是这种电热方式中采用铜片作为加热片,铜片具有低的远红外辐射发射率,因而并不适用于远红外线加热和保暖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远红外保暖装置及远红外发热片,具有高的远红外辐射发射率和高的电能转化为辐射热的转化效率,因而适合于远红外辐射加热和保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电子保健保暖装置,包括远红外发热片和电源及控制单元,所述远红外发热片包括电极引线和依次埋在尼龙绝缘纤维内且相互热接触的铜箔电极层、银浆层和碳纤维层,所述铜箔电极层通过电极引线与电源及控制单元电连接。
其中,所述碳纤维层为导热陶瓷纤维、陶瓷粉末和碳纤维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导热陶瓷纤维和陶瓷粉末作为导热介质分散在碳纤维中。
其中,所述保暖装置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与所述电源及控制单元无线通讯连接。
其中,所述保暖装置还包括充电器,所述充电器通过其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源及控制单元电连接。
其中,所述碳纤维层辐射的远红外线的波长为1.5-400微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远红外发热片,包括电极引线和依次埋在尼龙绝缘纤维内且相互热接触的铜箔电极层、银浆层和碳纤维层,所述铜箔电极层与电极引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碳纤维层为导热陶瓷纤维、陶瓷粉末和碳纤维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导热陶瓷纤维和陶瓷粉末作为导热介质分散在碳纤维中。
其中,所述碳纤维层辐射的远红外线的波长为1.5-400微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与碳纤维热接触的银浆层和铜箔电极层连接电源发热,由于碳纤维层具有高的远红外辐射发射率和高的辐射热转化效率,因而可以将电极引线导入的电能转换为热能通过1.5-400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辐射加热,实验表明上述波长的远红外线辐射加热是普通热传递加热效率的两倍,远红外线具有良好的理疗效果,适用于人体保暖与保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碳纤维远红外保暖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远红外发热片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电源及控制单元 11、远红外发热片 12、遥控器
13、充电器 14、加热主体 110、铜箔电极层
111、银浆层 112、碳纤维层 113、尼龙绝缘纤维
114、电极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的碳纤维远红外电子保健保暖装置设置于加热主体14中,保暖装置包括远红外发热片11和电源及控制单元10,远红外发热片11包括电极引线114和依次埋在尼龙绝缘纤维113内且相互热接触的铜箔电极层110、银浆层111和碳纤维层112,铜箔电极层110通过电极引线114与电源及控制单元10电连接。碳纤维层112为导热陶瓷纤维、陶瓷粉末和碳纤维组成的混合物,导热陶瓷纤维和陶瓷粉末作为导热介质分散在碳纤维中。碳纤维层112辐射的远红外线的波长为1.5-400微米。保暖装置进一步还包括遥控器12,遥控器12与电源及控制单元10无线通讯连接。保暖装置进一步还包括充电器13,充电器13通过其充电接口与电源及控制单元10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建东;彭立新;赵英华,未经孙建东;彭立新;赵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8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临界酶法催化萃取花色苷的方法
- 下一篇:双屏电子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