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材输送装置和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8789.3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06 | 分类号: | B65H5/06;B65H7/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林振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装置 成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和具有该片材输送装置的成像装置,尤其是涉及具有能够检测待输送片材的前端位置的片材输送装置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成像装置包括片材输送部,该片材输送部具有片材检测部,用于检测片材前端位置,以便使把片材送到图像转印位置的时间与把图像(调色剂图像)送到图像转印位置的时间一致。该成像装置的片材输送部具有多个片材检测部,用于沿片材输送路径检测诸如片材输送延迟和卡纸之类的片材输送状态(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9-183539)。
图30至31B示出了传统的普通片材检测部。如图30所示,传统的片材检测部包括传感器遮断器523和光学传感器524。片材检测部布置在最接近图像转印位置的片材输送辊对518、519的片材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传感器遮断器523包括:用于旋转传感器遮断器523的旋转轴527;用于遮蔽从光学传感器524的发光部到受光部的光路L的遮光部525;用于将传感器遮断器523定位在原始位置的止挡部526;以及复位弹簧528。即使传感器遮断器523旋转,传感器遮断器523也会在自身重量或者复位弹簧528的挤压力作用下返回原始位置。
如图31A所示,当片材S的前端接触传感器遮断器523时,传感器遮断器523绕旋转轴527从原始位置向箭头M1指示的方向旋转,并且遮光部525遮蔽光学传感器524的光路L。当光学传感器524检测到光路L被遮蔽时,片材检测装置就认识到片材S的前端到达了传感器遮断器523。图31B示出了片材通过并接触传感器遮断器523的状态。当片材S的尾端通过了传感器遮断器523时,传感器遮断器523返回到图31A所示的原始位置。此时,遮光部525从光路L缩回,以允许光学传感器524的受光部再次接收从发光部发出的光。然后,片材检测装置认识到片材S的尾端已经通过了传感器遮断器523。近年来,要求成像装置满足用户需要以进一步提高通过量。为了提高成像装置的通过量,需要增大片材输送速度或缩短从前一片材的尾端到后一片材的前端的间隔(下文称为片材间隙)。因此,片材检测装置需要在前一片材已经通过后在短的片材间隙中使传感器遮断器返回到原始位置。
传统的传感器遮断器523的工作方式是,当已经通过了输送辊对的片材S的前端抵接到抵接部时,传感器遮断器受片材S的推动而旋转,并且当片材尾端移离抵接部时,传感器遮断器反转而返回到原始位置P。因此,片材间隙所需的距离为将从前一片材的尾端通过传感器遮断器的抵接部时的位置到后一片材的前端抵接到抵接部时的原始位置P的距离D1加上后一片材被输送经过的距离D2而得到的距离D3(参见图31B)。
距离D2是将传感器遮断器523移动经过距离D1所用的时间Δt与片材输送速度V相乘(ΔtxV)而得到的距离。当传感器遮断器523往复运动时,传感器遮断器523返回到原始位置P需要距离D1,并且,片材输送速度越高,在返回移动过程中待输送的后一片材所移动的距离D2就越长。这样,传统的片材检测装置存在的问题是,片材输送速度的增大加大了片材间隙距离,这抑制了通过量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增大片材输送速度的同时抑制片材间隙距离增大从而提高了通过量的片材输送装置,和具有该片材输送装置的成像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包括:输送部,该输送部构造成用于输送片材;旋转检测部,该旋转检测部可旋转地设置并具有抵接部,在等待位置该抵接部抵靠由输送部输送的片材的前端,其中,在被输送片材的前端推动下,旋转检测部沿预定旋转方向旋转;传感器部,该传感器部基于旋转检测部的旋转位置来检测被输送的片材;旋转传递部,该旋转传递部构造成当旋转检测部在被输送片材的前端的推动下而旋转之后,将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旋转检测部,以使旋转检测部沿所述预定旋转方向旋转;以及推压单元,该推压单元构造成向旋转检测部施加推压力,其中,当旋转检测部在旋转传递部的旋转驱动力作用下旋转后,推压单元向旋转检测部施加推压力,使得旋转检测部接触片材表面,之后,随着片材后端通过旋转检测部,旋转检测部返回到所述等待位置。
本发明能够缩短从片材通过到旋转检测部定位在待命位置所需的时间,从而减少了确保片材间隙距离所需长距离的需要,从而提高了通过量。
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A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由给纸框架支撑的片材检测部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8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