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菇娘果籽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软胶囊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08491.2 申请日: 2011-09-30
公开(公告)号: CN103027134A 公开(公告)日: 2013-04-10
发明(设计)人: 郑国臣;王宪青;陆占国;徐伟;余善鸣;傅一财;邱子芳 申请(专利权)人: 余善鸣
主分类号: A23D9/007 分类号: A23D9/007;A23D9/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菇娘果籽 调和 及其 制备 方法 软胶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红菇娘果籽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软胶囊。

背景技术

红菇娘、又名锦灯笼,学名酸浆Physalisa1kekengil,英文名称为Groundcherry.红菇娘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草本植物,中药中用于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食品加工中可加工果汁、果冻、果脯和果酒等。红菇娘果实圆形、橘红色、味酸甜略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C、B1、B2、类胡萝卜素,酸浆果红素,甾醇类,酸浆多糖,氨基酸和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红菇娘果籽中含丰富的果籽油,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和单饱和脂肪酸,其含量达86%左右,如:亚油酸、亚麻酸、油酸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菇娘果籽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红菇娘果籽调和油含有丰富营养成分,更益于人体吸收。。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具有三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1、一种红菇娘果籽调和油,其特征在于:成分组成及各成分所占的重量份数为:红菇娘果籽油60~70,沙棘油20~25,芝麻油5~10。茶多酚0.01~0.02,蔗糖酯0.02~0.03。

2、一种前述红菇娘果籽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红菇娘果籽油,将红菇娘果籽油、沙棘油、芝麻油混合搅拌均匀,添加茶多酚、蔗糖酯搅拌均匀。

红菇娘果籽油可以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方法进行提取,萃取压力20Mpa~30Mpa,萃取温度35℃~40℃,CO2流量5L/min,萃取时间4h。

红菇娘果籽油可以采用螺旋压榨方法进行提取,压榨前蒸料胚湿润水分16%~20%;炒料胚出料水分1.0%~1.5%,炒料胚入榨水分0.8%~1.3%,入榨温度125℃~135℃,压榨恒定温度125℃~135℃。

3、一种红菇娘果籽调和油软胶囊,其特征在于:胶囊内容物为前述的红菇娘果籽调和油。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红菇娘果籽调和油由红菇娘果籽油、沙棘油、芝麻油、茶多酚、蔗糖酯组成,通过对红菇娘果籽油、沙棘油、芝麻油重量比例的选择,使调和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更加合理,易于人体吸收,具有保健功效。

沙棘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远远高于同类的植物油,每百克沙棘油维生素E含量为206.9mg,同时最有活性的VE-α型含量达51%-65%,沙棘油维生素E为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保健作用。

芝麻油中含有抗氧化物质芝麻酚,添加到红茹娘果籽油中,防止调和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同时增加调和油的芳香气味。茶多酚和蔗糖脂也是天然抗氧化剂,添加后可防止调和油的氧化。

本发明通过对芝麻油、茶多酚、蔗糖酯的重量配比的有效选择,如下表所示,提高调和油了的稳定性,最大限度保存调和油中维生E的含量。

表中样品为添加芝麻油、茶多酚、蔗糖酯的红菇娘果籽调和油,对照品为未添加芝麻油、茶多酚、蔗糖酯的红菇娘果籽调和油,通过以上数据说明,在贮藏6个月以后,实验样品的维生素E含量为106.5mg/100g,而对照品为74.6mg/100g。

具体实施方式

一、红菇娘果籽的前处理

红菇娘果籽选择:红菇娘果籽质量高低对软胶囊成品质量的优劣至关重要,因此,应选择果籽饱满,无病虫害、无霉变的干燥果实。

红菇娘果籽的贮藏:干燥后的红菇娘果籽应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贮存。若不能及时加工,应放在-18℃以下的低温库贮藏。

红菇娘果籽剥壳:红菇娘果籽的特点是,壳层薄而脆,去壳后榨油率高。当红菇娘果籽水分在12%~16%之间时,便于剥壳,剥壳后果仁率在99%以上。剥壳可采用吹风平筛与离心式壳机进行仁壳分离。

二、红菇娘果籽油的提取

红菇娘果籽油可以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方法进行提取,或者采用螺旋压榨方法进行提取。

(一)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预处理:萃取前将去壳的红菇娘果籽仁粉碎为40目~50目的粒径。

萃取:将粉碎的红菇娘果籽仁投入萃取釜中,对萃取釜、分离釜和储罐分别进行加热或冷却,当达到预定设置值,使CO2成超临界流体,对红菇娘果籽中的油脂进行萃取。其工艺参数是:萃取压力20Mpa~30Mpa,萃取温度35℃~40℃,CO2流量5L/min萃取时间4h。在此条件下红菇娘果籽油萃取率可达到19.7%。

(二)螺旋压榨方法进行提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善鸣,未经余善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84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