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贴合模组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7616.X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8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郭陈年;李肈岚;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B32B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贴合 模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贴合时防止贴合胶溢出的结构,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制造成型过程中,触控面板的触控传感层和保护层一般使用水胶贴合为一体,贴合时水胶受触控传感层和保护层的压力,会从触控传感层四周边缘溢出,一般允许溢胶的宽度为一特定规格,实际作业中经常会超过允许的溢胶规格,影响外观,即使经过擦试也会留有痕迹,难以满足客户对触控面板外观质量的要求。
目前通常采取解决溢胶的方式是在保护层中间仍然涂布水胶,而在水胶四周涂布粘性大于水胶的挡墙胶,利用粘性较大的挡墙胶阻挡水胶向四周溢出。
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溢胶的问题,但仍存在以下缺点:
1)增加挡墙胶制程后,因挡墙胶较水胶粘,导致水胶四周边的小气泡无法排出,产生粘贴不良;
2)因挡墙胶的保质期较短,而平均每片制品的挡墙胶用量相对水胶的用量非常少,导致大量的挡墙胶超过保质期未被使用掉,浪费成本;
3)增加挡墙胶涂布制程,占用了工作机台的工作时间,影响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触控面板贴合时胶溢出的结构,克服采用挡墙胶的方式防止溢胶时所产生的缺陷,满足客户对触控面板外观质量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贴合的结构,包括
一保护层;
一触控传感层;
其特征是,
还包含一位于该保护层及该触控传感层之间的胶层,其中该保护层面向该触控传感层的面上,其边缘四周涂有油墨以形成一第一油墨区域;
在该保护层中,将位于该第一油墨区域中外围部分的油墨加厚,形成一第二油墨层,使第一油墨区域与一第二油墨层的总厚度不低于该保护层和该触控传感层贴合后内部夹持的该胶层厚度。
第一油墨区域与第二油墨层高度可加厚至不超过所述胶层厚度与所述触控传感层厚度的总和。
加厚的所述第二油墨层与所述胶层之间的间隙为0-1mm。
该第一油墨区域为闭合的结构。
所形成之该第二油墨层为闭合的结构。
所形成之该第二油墨层为非闭合的结构,可留有过线豁口,所述过线豁口可容纳所述触控传感层上连接的FPC通过。
该胶层为水胶。
该保护层面积大于该触控传感层的面积。
该胶层面积不大于该触控传感层。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防触控面板贴合胶溢出的结构取消了挡墙胶,节约了采用挡墙胶制程占用工作机台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机台的使用率,提高了产量;不使用挡墙胶,可节约每片触控面板制品的加工成本,且大大降低了贴合时因产生气泡增加的制品不良率。本发明的结构简便易行,通过增加外围部分第二油墨层的厚度可以将溢胶量很好地控制在允许的规格范围内,满足客户对触控面板外观质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保护层100、第一油墨区域110、第二油墨层111、过线豁口130、触控传感层140、胶层1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保护层100四周区域涂油墨以形成一第一油墨区域110,将位于第一油墨区域110中外围部分的油墨加厚以形成一第二油墨层111,使第一油墨区域110与第二油墨层111油墨的总厚度不低于保护层100和触控传感层140贴合后内部夹持的胶层150厚度,且不超过胶层150厚度与触控传感层140厚度的总和。
本实施例中保护层100面积大于触控传感层140的面积,来更好地保护触控传感层140。本实施例中触控传感层140贴合面全部为涂胶区域,涂有胶层150,即触控传感层140的大小与胶层150大致相同,其外边缘120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胶层150外边缘可以略小于触控传感层140的外边缘大小。触控传感层140、胶层150未于正视图图1示出,仅以虚线示意出其外边缘120,于图2、图3中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经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76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