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镁合金件的压铸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7467.7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3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辛培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培兴 |
主分类号: | C22C23/02 | 分类号: | C22C23/02;C22C1/03;B22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刘宗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镁合金 压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领域,特别涉及镁合金压铸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摄影机、照相机等电子产品为了便于携带,均走向小型化、轻量化,因此,这些电子产品的机壳渐渐朝薄壁化发展,同时材质的选择也面向轻质材料。而镁合金则具有高强度、密度小及便于再利用的优越性,同时,由镁合金制造出来的电子产品机壳具有屏蔽效应,能够防止EMI,因此成为电子产品机壳在材质方面的最佳选择。
但是镁合金的流动性能差是其应用的重要障碍。镁合金由于其流动性较差,在加工薄壁件时成品率低,表面质量差,加工工艺复杂,且加工超薄壁工件难度很大。因此使得镁合金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用镁合金制造具有薄壁结构的电子产品壳体,通常采用压铸或射出成型工艺生产,更要求镁合金有优良的铸造性能。现有的镁合金虽然易于压铸,但对于薄壁壳体(厚度<1mm)来说,其铸造流动性仍嫌不足,这就影响到电子产品的成品率和表面质量。当前电子信息产品行业通常采用流动性较好的AZ91(Mg-9Al)镁合金压铸制作电子产品壳体。而薄壁镁制品的成型成品率一般只有70~80%,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良品率低、表面的外观质量欠佳,表面容易出现流线痕迹、斑点、疏松等铸造缺陷,很难保证电子产品表面光洁平整的质量要求,而且带来很大的表面整修工作负担,严重制约了镁制品企业的生产能力,加大了生产成本。
现有的镁合金压铸的许多缺陷,导致不能顺利获得高品质的薄壁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薄壁镁合金件的压铸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薄壁镁合金件的压铸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合金的质量百分数组成:Al:8.0-10.0%;Ce:2.5-3.5%;Si:3-5%;Zn:0.8-1.2%;Mn:0.2-0.4%,余量为Mg进行配料,其原料为纯镁锭、Mg-Al中间合金、Mg-Mn中间合金,Mg-Si中间合金、纯Zn,纯Ce;
2)准备模具:根据制品形状制备金属模具,然后将模具预热至180-200℃,然后在内表面涂刷涂料,涂料干燥后将模具温度升至320-350℃;
3)熔炼浇注:在熔炼炉中加入纯镁锭、Mg-Al中间合金先升温150-200℃烘烤20-30分钟,然后升温至融化,然后依次加入Mg-Mn中间合金,Mg-Si中间合金、纯Zn,纯Ce,升温至730-740℃熔炼30-60分钟;采用CO2+SF4保护气氛熔炼,CO2∶SF6=150-200∶1,然后将温度调整至710-720℃进行细化及精炼,细化及精炼20-30分钟,调整合金的浇注温度为680-700℃,将其浇注至装有步骤2)准备的模具的压铸机中压铸即可。
其中,步骤3)中所述压铸可采用常规压铸工艺进行。
本发明方法采用的镁合金是在系统研究合金元素对Mg-Al合金铸造流动性和力学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镁合金加入稀土元素Ce和Si,提高了镁合金的铸造流动性,同时该镁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法方法中采用的镁合金中Ce可改善镁合金的力学性能,而Si可大幅度提高镁合金的流动性,二者协同配合,共同保证了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压铸件的铸造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2)经x射线衍射相分析,通过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合金由α相、含Ce的Mg17Al12相以及Mg、Al、Ce、Si、Zn复杂金属间化合物组成。
(3)采用本发明方法显著提高了压铸成品率,可达88-94%。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镁合金电脑壳体的压铸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合金的质量百分数组成:Al:8.0%;Ce:3.5%;Si:3%;Zn:1.2%;Mn:0.2%,余量为Mg进行配料,其原料为纯镁锭、Mg-Al中间合金、Mg-Mn中间合金,Mg-Si中间合金、纯Zn,纯Ce;
2)准备模具:根据电脑壳体形状制备金属模具,然后将模具预热至180℃,然后在内表面涂刷涂料,涂料干燥后将模具温度升至3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培兴,未经辛培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74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