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控镜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07278.X | 申请日: | 2011-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0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白兴安;付湘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06 | 分类号: | G02B13/06;G02B13/18;G02B13/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镜头系统,尤其适合于对镜头工作距离要求较高 且有较宽的使用温度条件的安防监控相机及行车记录器影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今年安防监控市场的迅速崛起、数码处理及网络传输速度的 优化提升,对安防监控镜头的品质要求大大提高,从普通的监视需求 到高清的鉴别。
目前安防监控镜头一般采用4片至8片镜片组成,如中国专利号 为200910099703的广角安防监控镜头,就采用4片玻璃和2片塑料 镜片组成,但是这种广角安防监控镜头尺寸较大,高低温高湿度环境 中受限制,不能满足客户要求小尺寸和高性能的要求。
为此,企业开发的广角安防监控镜头采用塑料非球面技术,以减 轻重量、成本和减小变形量,但其通光性能较弱,工作距离BFL也较 短,且温度补偿特性不佳,无法满足在-60℃~+85℃的温度范围内保 持较完美的成像清晰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适中、重 量轻、尺寸小、高解像及长的工作距离和宽的工作温度范围的广角安 防监控镜头。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监控镜头,从朝向物的一侧开始起依次设有:
具有负的光焦度并凸向物方的弯月形的第一透镜元件1;
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球面或非球面镜片的第二透镜元件2;
在第二透镜元件2后面设有光阑元件4;
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球面或非球面镜片并用于校正场曲的第三透 镜元件3;
由第四透镜元件5和第五透镜元件6接合组成的具有正光焦度的 透镜组件,其中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元件5在前,具有负光焦度 的第五透镜元件6在后;
其特征在于,2.8≥BFL/EFL≥2.3,其中BFL为所述广角安防监 控镜头的第五透镜元件像方侧最外点至成像面的距离,EFL为所述广 角高清安防监控镜头的焦距值。
如上所述的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元件1满足下 面的条件公式:
Nd≥1.68,Vd≥52,其中Nd表示第一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折射 率,Vd表示第一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d光是波长为588nm 的可见光,且第一透镜单元朝向物的一面为用于控制系统畸变大小的 凸面要。
如上所述的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透镜元件3满足下 面的条件公式:
Nd≥1.85,Vd≥45,其中Nd表示第一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折射率, Vd表示第一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d光是波长为588nm的 可见光,且第三透镜单元3的厚度大于4mm。
如上所述的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TTL/EFL≤8.5,其中TTL为 所述镜头的第一透镜单元物方侧最外点至成像面的距离,EFL为所述 镜头的焦距值。
如上所述的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透镜元件和第五透 镜元件满足下面的条件公式:
3.5≥F2/F5≥2.8,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元件的焦距值,F5表 示第五透镜元件的焦距值。
如上所述的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透镜元件和第四透 镜元件满足下面的条件公式:
-1.5≥F2/F3≥-2.2,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元件的焦距值,F3表 示第三透镜元件的焦距值。
如上所述的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镜头的光阑元件4的FNO≤ 2.1,FNO表示光圈大小我们的值。
如上所述的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元件的最大通光口径 和对应的成像像高、视场角满足下述条件公式:
D*H/FOV≤0.26,其中FOV表示广角安防监控镜头的最大视场角, D表示最大FOV所对应的第一透镜元件朝向物方凸面的最大通光口 径,H表示最大FOV所对应的成像像高。
如上所述的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元件与第五透镜 元件采用胶水进行粘接接合形成一个透镜组件,两个透镜元件的接合 面的凸面朝向像方侧;而且第四透镜单元与第五透镜单元接合面满足 下述条件公式:
|R|>Φ/2,其中R为接合面的中心曲率半径,Φ为接合面的光 线有效口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未经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72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