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备用电池保护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6336.7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8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高迦得;谢青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旭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备用 电池 保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池保护系统,更特别的是关于一种根据备用电池的电压来控制该备用电池是否供电的备用电池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电池在大电流且深度过放电时会造成电池不可逆的损坏,进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为避免电池过放电的情况发生,通常在电池与负载单元之间,会设计一过放电保护装置。
一般的过放电保护装置利用单颗电晶体做为电池供电的简易开关,该电晶体根据侦测的电池电压,而判断是否导通或关闭,以避免电池过度放电。虽然在侦测到电池的电压过低时会关闭电池以停止负载的电源供应,然而,当电池停止供电后通常会有电压的小幅提升,若提升后的电压又高于电晶体所设定的门槛值时,电晶体就又会被导通,造成电池的再次供电,但是因启动的电流输出通常会比较大,造成电池电压又立即下降而低于该门槛值,电晶体再次被关闭,电池再次停止供电。因此,虽然现有技术能避免电池的过度放电,但却同时增加电池反复切换的次数,以及系统(负载)的反覆开关机,如此,通常会对电池造成不良影响也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保护备用电池,避免该备用电池因过放电而损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减少备用电池的反覆切换以延长备用电池使用寿命。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备用电池保护系统,其用于保护供电至负载的备用电池,其包含:开关单元以及过放电保护模组。开关单元连接于备用电池与负载之间,以切换备用电池对该负载的供电。过放电保护模组连接于备用电池与开关单元,该过放电保护模组至少设定有一第一预设电压及一第二预设电压,以基于备用电池的电压控制开关单元。过放电保护模组在备用电池的电压低于第一预设电压时关闭开关单元,使备用电池停止供电,并于备用电池停止放电后的电压回升至高于第二预设电压时开启开关单元,使该备用电池进行供电。
在一实施例中,该过放电保护模组包含:分压单元、比较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分压单元连接备用电池以将备用电池的电压分压为第一分压电压及第二分压电压。比较单元连接分压单元,以将第一分压电压及第二分压电压各别与基准电压作比较,并输出比较后所对应产生的第一比较信号及第二比较信号,其中,在该第一比较信号中,该第一分压电压是否低于该基准电压系代表备用电池的电压是否低于第一预设电压;在该第二比较信号中,该第二分压电压是否高于该基准电压系代表备用电池的电压是否高于第二预设电压。控制单元连接比较单元及开关单元,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第一比较信号及该第二比较信号控制开关单元切换该备用电池对该负载的供电。
在一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用以在第一比较信号代表备用电池的电压高于第一预设电压且第二比较信号代表备用电池的电压低于第二预设电压时维持开关单元的状态,以及,用以于第一比较信号代表备用电池的电压高于第一预设电压且第二比较信号代表备用电池的电压高于第二预设电压时开启开关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负载可为可携式电子装置。
由此,本发明的备用电池保护系统由过放电保护模组以将第一分压与第二分压分别与基准电压比较,并根据第一比较信号与第二比较信号,以切换该开关单元,进而控制备用电池输出至负载的开启与关闭,有效解决电池反覆供电造成电池寿命降低及负载系统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的备用电池保护系统示意图。
图中:
100,备用电池保护系统;
110,备用电池;
120,过放电保护模组;
122,分压单元;
124,比较单元;
126,控制单元;
130,开关单元;
140,负载;
CS,控制信号;
VIN,电压;
VLTH,第一分压电压;
VHTH,第二分压电压;
Vref,基准电压;
S1,第一比较信号;
S2,第二比较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旭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旭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6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