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05684.2 | 申请日: | 2011-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5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天辉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61P35/00;A61P1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膀胱 肿瘤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泌尿科的药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主要特点是发病率、复发率高、恶性程度低。据统计目前的发病率可高达30/10万,初次发病时70-80%的膀胱肿瘤为浅表乳头状瘤,但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达50-92%。每次复发其病理分级增高,最终发展为浸润性癌转移而致死。目前,膀胱肿瘤的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效果不佳,有手术、放疗、化疗、化疗和免疫疗法四种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中手术疗法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占75-80%的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治疗一般采用经尿道电切除、术后辅助腔内化疗的方法,但是该方法的缺点是复发率高、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复发率低、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的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水团花4-6份,玉簪花1-2份,石蕊8-10份,冬里麻根3-5份,水豆瓣6-8份,黄芪10-18份,茯苓6-8份,绞股蓝6-8份,当归4-6份,白芍6-8份,金银花8-10份,大黄6-8份,菟丝子6-10份,麦芽4-6份,陈皮4-6份,麦冬4-6份。
制备方法:将黑丑、大戟用小火烘榜后,与其余原料混合在一起研成细面,制成片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三次,每次三粒。
临床观察:本发明对2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34至70岁,男性120例,女性80例,均为膀胱肿瘤,表现为血尿、排尿困难、腰酸腰痛、发热等等。口服,每日三次,每次三粒,一个月为一疗程。
(1)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血尿、排尿困难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消失,各项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好转,各项检查指标部分正常、部分不正常。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各项检查指标仍不正常。
(2)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170例,占85%;显效20例,占10%;有效10例,占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其中,两个疗程治愈30例,三个疗程治愈90例,四个疗程治愈50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复发率低,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使用方便,无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水团花5克,玉簪花1克,石蕊9克,冬里麻根4克,水豆瓣7克,黄芪14克,茯苓7克,绞股蓝7克,当归5克,白芍7克,金银花9克,大黄7克,菟丝子8克,麦芽5克,陈皮5克,麦冬5克。
制备方法:将黑丑、大戟用小火烘榜后,与其它中草药混合在一起研成细面,制成片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三次,一次三粒。
实施例2
本发明的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水团花4克,玉簪花2克,石蕊8克,冬里麻根3克,水豆瓣6克,黄芪10克,茯苓6克,绞股蓝6克,当归4克,白芍6克,金银花8克,大黄6克,菟丝子6克,麦芽4克,陈皮4克,麦冬4克。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的治疗膀胱肿瘤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水团花6克,玉簪花1克,石蕊10克,冬里麻根5克,水豆瓣8克,黄芪18克,茯苓8克,绞股蓝8克,当归6克,白芍8克,金银花10克,大黄8克,菟丝子10克,麦芽6克,陈皮6克,麦冬6克。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天辉,未经王天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56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