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排铅功能的保健品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5282.2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姗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姗思 |
主分类号: | A61K36/87 | 分类号: | A61K36/87;A61P39/02;A61P3/02;A23L1/29;A61K31/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功能 保健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排铅功能的保健品。
背景技术
铅是一种有害的重金属物质,铅及其化合物的蒸气、烟和粉尘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也可经消化道被吸收。铅中毒以无机铅中毒为多见,铅影响神经、造血、消化、泌尿、生殖和发育、心血管、内分泌、免疫、骨骼等各类器官,主要的靶器官是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铅很容易通过血液长期蓄积于人的肝、肾、脾、肺和大脑中,若铅一旦进入人的大脑组织,便紧紧粘附在脑细胞的关键部位,从而导致人的智能发育障碍和血色素制造障碍等后果。儿童正处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期,是铅污染的最大受害者。血铅中毒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和智力发育,损伤认知功能、神经行为和学习记忆等脑功能,严重者造成痴呆。
近年来,铅接触对内分泌、生殖系统、铅接触女工的后代的影响也已引起重视。铅矿开采、铅冶炼、铸件、浇板、焊接、喷涂,蓄电池制造、油彩等工艺的铅烟、铅尘,服用含铅的中药,如黑锡丹、樟丹、红丹和长期饮含铅锡壶中的酒,均可导致铅中毒。含铅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大气、水源、和农作物,可危及附近居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中汽车的普及使铅尘污染日趋严重,四乙基铅(tetraethyl lead)是铅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挥发性强,主要用做汽油抗爆剂。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吸收而引起中毒,主要引起神经系统症状。
中国城市多数人尤其是儿童正遭受着铅毒的危害。据2010年发表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某城市儿童血铅总体均值为92μg/L,31%的儿童属于铅中毒的高危人群(血铅水平高于100μg/L的阈值水平)。
铅危害儿童期智能和行为发育,而且对成年后心血管异常、骨质疏松等也有影响,血铅问题的危害,已经不仅是个别孩子身心健康的问题,它甚至危及到了一个民族的未来。中国如不进行儿童铅中毒的防治,20年后中国人平均智力将比美国人低5%。弱智儿童增加1个百分点,高智商人群减少1个百分点,这对一个处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社会中的国家来说,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铅的保健品,通过排铅有效减低脑细胞所受伤害,直接补充大脑营养,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排铅功能的保健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
核桃仁1000-3000 灵芝1000-3000 枸杞200-2000
茶多酚10-50 葡萄籽20-100 葡萄糖酸锌2-10。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排铅功能的保健品,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配比是:
核桃仁1500-2000 灵芝1500-2000 枸杞400-1600
茶多酚20-40 葡萄籽40-80 葡萄糖酸锌4-8。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排铅功能的保健品,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配比是:
核桃仁2000 灵芝1800 枸杞1500
茶多酚30 葡萄籽60 葡萄糖酸锌5。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排铅功能的保健品,将下述原料按下列步骤制备成颗粒:
将核桃仁、灵芝、枸杞、葡萄籽经水煮提取浓缩后,真空干燥,得中草药提取物粉,将葡萄糖酸锌、茶多酚、蔗糖混合好后加入到下述的中草药提取物中混合;然后加入糊精、淀粉充分混合,制粒。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排铅功能的保健品,将下述原料按下列步骤制备成片剂:
将核桃仁、灵芝、枸杞、葡萄籽经水煮提取浓缩后,真空干燥,得中草药提取物粉,将葡萄糖酸锌、茶多酚、和甘露醇,混合好后加入到下述的中草药提取物中混合;然后加入茶多酚及糊精、葡萄糖充分混合。制粒后加入硬脂酸镁压片。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排铅功能的保健品,将下述原料按下列步骤制备成胶囊:
将核桃仁、灵芝、枸杞、葡萄籽经水煮提取浓缩后,真空干燥,得中草药提取物粉,将葡萄糖酸锌、茶多酚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中草药提取物粉、微晶纤维素、乳糖、淀粉混匀为内容物,装入空胶囊中制成。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排铅功能的保健品,其特征在于剂型是片剂、胶囊剂、口服液或颗粒剂。
本发明保健品的组分,具有以下功效和特点:
核桃仁:甘,温。归肾经、肺、大肠经。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治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石淋,大便燥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姗思,未经王姗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52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跨语种的文档相似性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