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萤光显示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4959.0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6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武藤茂雄;猿田忠男;御园生敏行;森元荣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7/32 | 分类号: | H01L27/32;H01L21/77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萤光 显示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具备内设的控制电极的萤光显示管的烧结中,可容许控制电极的热膨胀,抑制烧结后的控制电极的变形,并将张力赋予至控制电极的萤光显示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萤光显示管为自发光的显示装置,由于辨视性高且耐环境性佳,所以广泛使用在微波炉等家电产品、音响等AV产品、汽车音响等车用显示装置等领域。如图3所示,亦是真空管的一种的一般的萤光显示管1具有由玻璃衬底等所构成的阳极衬底2、以及由前面板3a与侧面板3b所构成的盖构件3,于阳极衬底2的内面,积层有配线导体4(阳极配线4a)、绝缘层5、阳极导体层6、萤光体层7,于萤光体层7的上方,配设有具有网目状开口8a的控制电极8、以及端部被支撑于阴极支撑体10的丝状阴极9,通过在该状态下以低熔点玻璃11将阳极衬底2与盖构件3接着而密封,以构成气密容器。此外,为了于气密容器内维持真空,配设有未图示的吸附材。萤光显示管1通过控制电极8来控制从阴极9所射出的电子,并选择性地撞击于阳极导体层6上的萤光体层7而得到期望显示。图3所示的例子,为通过后述的内设方式组装控制电极8。此外,阳极导体层6经由形成于绝缘层5上的通孔5a与阳极配线4a连接。
萤光显示管,在将控制电极组装于气密容器时,可采用两种方式。第一方式,为将阴极、阴极支撑体、控制电极、引线集中在单一的框状框架构件,以阳极衬底与盖构件夹持,并于密封时固定,然后去除框架构件的不必要部分的方式(线架支撑方式)。第二方式,为以单一的框架构件来连结阴极9、阴极支撑体10、外部引出引线12,仅另外形成控制电极8,并分别固定在阳极衬底2上的方式(内设方式)。内设方式中,配线导体4,除了阳极配线4a之外,亦具备形成于阳极衬底2上且连接控制电极8与外部引出引线12间的栅(grid)配线4b(参照图3)。
上述两种方式中,由于内设方式以控制电极8为个别零件来形成并个别装设,因此不须设置用以保持控制电极8的构件,且具有可自由地设计外部引出引线12的位置等优点。因此,亦适用在图形显示的萤光显示管,而有排列多个细长形状的控制电极来配设的构成等。
此外,萤光显示管1中,对控制电极8通电时,由于该控制电极8加热,因此需以使控制电极8不会因热膨胀而松弛的方式充分地赋予张力来配设。将张力赋予至控制电极8的方法,一般是应用控制电极8与阳极衬底2的热膨胀系数差。通常,阳极衬底2使用钠钙玻璃,如图4所示,其热膨胀系数为90×10-7/℃,相对于此,控制电极8所使用的SUS430(Cr17%、Mn1%、其余为Fe)为110×10-7/℃。亦即,控制电极8的热膨胀系数较阳极衬底2的热膨胀系数大,故当以较高温度将控制电极8固着于阳极衬底2时,在将温度降低至常温的过程中,控制电极8相对于阳极衬底2将会大幅收缩,而能够将张力赋予至控制电极8。
接着参照图5及图6,说明在萤光显示管1(1B)中,将控制电极8固定在阳极衬底2(图5及图6所示的例子中为阳极衬底2上的绝缘层5)的例子。如图5及图6所示,将多个控制电极8固定在绝缘层5时,首先以与阳极衬底2的配线导体4(栅配线4b)形成导通者为主要目的来设置第一固着材21,接着将用以固定控制电极8的第二固着材22,以覆盖第一固着材21的方式来设置。第一固着材21,是以银粉与熔融温度约360℃的低熔点玻璃为主成分,并与有机溶剂混合而形成膏状,于绝缘层5上形成预定图案后,将控制电极8载置于其上方后加热(烧结)至约500℃,去除有机溶剂并使低熔点玻璃熔融后冷却,藉此暂时固定控制电极8。然后将由在400至450℃形成结晶化的结晶化玻璃与有机溶剂所构成的第二固着材22,以覆盖第一固着材21的方式来涂布,再次加热(烧结)至约500℃,使第二固着材22的玻璃成分结晶化,藉此将控制电极8固定在绝缘层5上。低熔点玻璃,乃具有当达到熔融温度以上的温度时开始熔融,降低至熔融温度以下的温度时固化的特征。相对于此,结晶化玻璃,具有当达到预定温度以上时固化,一旦固化后,不论是提高温度或降低温度,均不会再熔融的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4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