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套色澄泥砚台的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04681.7 申请日: 2011-10-10
公开(公告)号: CN102442140A 公开(公告)日: 2012-05-09
发明(设计)人: 温生康 申请(专利权)人: 五台县温氏澄泥制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43L27/00 分类号: B43L27/00
代理公司: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代理人: 朱源
地址: 035504 山***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套色 砚台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澄泥砚台的生产方法,具体为一种套色澄泥砚台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澄泥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它与端砚、歙砚、洮河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澄泥砚开我国砚界精细的先河。它的前身是古代的陶砚。古人受砖、瓦当生产的启示,结合陶砚再精工制作,遂步升华为澄泥砚。此砚始于唐代,宋代发展到顶峰,此后逐步衰落,最后失传。澄泥砚的特点是质坚细腻,坚而不燥,细而不滑,储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益毫,浓淡相宜,温润沉静,色泽雅美,有多种不同颜色。《文房四谱》中说:“宋代以后,开采天然石琢砚,类澄泥砚,亦名‘澄泥砚’。其品类有‘鳝鱼黄’、‘蟹壳青’、‘绿豆砂’、‘玫瑰紫’、‘豆瓣砂’等”;文物专家指出:“因泥沙的来源及制作过程的天气、烧制火候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颜色。”看来古人并非是有意烧制各种颜色,而是烧制过程中客观形成的,颜色的形成带有偶然性,非人为所能控制。

澄泥砚台具体的烧制过程及工艺,则至清代就已失传。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究其原因,恐怕就在于制作工艺繁复而产量甚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澄泥砚台生产方法失传、且砚台颜色无法人为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套色澄泥砚台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种套色澄泥砚台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取自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滹沱河中的古沉泥晾晒干;将晒干后的古沉泥放入水缸加水浸泡两小时;将浸泡后的古沉泥搅拌成泥浆;对泥浆进行过滤;对过滤后的泥浆进行揉制拍打,使其成型为泥团;将泥团放入模具中制成毛坯;将毛坯放入耐火盒,选择以下七种着色物质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层将耐火盒中的毛坯全部埋住;所述七种着色物质分别为产于山西五台县上红表村地里的磨成粉的红胶泥,红糜糠,小米糠,煤粉,焦煤粉,铅粉,按质量比1:1混合后的铅粉与煤粉的混合物;将耐火盒放入窑中,窑温控制在980℃~1050℃,烧制72小时,获得套色澄泥砚台。

本发明承古而创新,恢复了失传已久的澄泥砚台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的澄泥砚台质地细腻,坚实厚古,形制多样,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人为控制澄泥砚台外观色泽的目的,生产出的澄泥砚台具有两种或多种色彩,形色兼备。所述生产方法具备可操作性,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本发明取法民间传统工艺,经过大量的实验及多年的工艺探索,成功实现了澄泥砚台的工业化生产,所生产出的澄泥砚台具有古籍中记载的多种优良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突破,实现了对澄泥砚台外观色彩的控制。烧制出的澄泥砚台可以把色彩与形制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有艺术效果。本发明对于弘扬民间传统工艺,保护民间珍贵文化遗产亦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套色澄泥砚台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取自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滹沱河中的古沉泥晾晒干;(b)将晒干后的古沉泥放入水缸加水浸泡两小时;(c)将浸泡后的古沉泥搅拌成泥浆;(d)对泥浆进行过滤;(e)对过滤后的泥浆进行揉制拍打,使其成型为泥团;(f)将泥团放入模具中制成毛坯;(g)将毛坯放入耐火盒,选择以下七种着色物质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层将耐火盒中的毛坯全部埋住;所述七种物质分别为产于山西五台上红表村地里的红胶泥粉,红糜糠,小米糠,煤粉,焦煤粉,铅粉,按质量比1:1混合后的铅粉与煤粉的混合物;(h)将耐火盒放入窑中,窑温控制在980℃~1050℃,烧制72小时,获得套色澄泥砚台。步骤(d)所述过滤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采用万孔筛过滤,第二步将过滤后的泥浆装入布袋中吊起,过滤掉其中的水分。

取自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滹沱河中的沉泥,细润而又有柔性,泥中含有十多种矿物质;经过万孔筛过滤和布袋过滤水分后留下的极为细致的泥浆就是澄泥;对澄泥进行拍打使其初步成型为泥团,再放入模具中制成砚台毛坯,此时可以按照艺术要求进行雕刻加工,使其具备各种形制;所述红胶泥要经过晾晒,晒干后磨成粉;所述红糜糠为红糜子的子实所脱落的壳或皮;所述小米糠为小米的子实所脱落的壳或皮;所述铅粉是磨碎成粉状的铅;所述煤粉是磨碎成粉状的煤;所述焦煤粉是磨碎成粉状的焦煤;所述煤粉与铅粉的混合物是将煤粉和铅粉按质量比1:1混合制成;烧制时,选取上述物质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层将毛坯埋住;例如具体烧制时可将毛坯下半部分用煤粉埋住,上半部分用小米糠埋住;窑中的温度控制在980℃~1050℃之间(可选择980℃、990℃、1000℃、1050℃),保持这一温度范围将装有毛坯的耐火盒烧制72小时,就可得到上部为鳝鱼黄、下部为黑色的具有套色特征的质地细腻、发墨而不损毫的澄泥砚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台县温氏澄泥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五台县温氏澄泥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46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