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丁酸甘油酯在制备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中的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04640.8 | 申请日: | 2011-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6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 发明(设计)人: | 沈宝荣;张明亮;严志强;姚庆苹;齐颖新;姜宗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1/22 | 分类号: | A61K31/22;A61P9/00;A61P9/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丁酸 甘油酯 制备 治疗 心血管疾病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丁酸甘油酯的新用途,具体是涉及三丁酸甘油酯在制备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2009年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构成中,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合计占 41.13%(城市)和 40.40%(农村),均居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的首位。2004年公布的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 %,比1991年增加31 %,估计我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约占总人口的13 %,并还在以每年约300万人的速度递增, 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均在相应增加。
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再狭窄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血管的低切应力诱导血管重建(remodeling)是其重要的病理过程。主动脉粥样硬化还可形成主动脉瘤,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可迅速致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心肌纤维化等。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动脉血栓形成。脑动脉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时引起脑血管意外。血管再狭窄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的血管移植和血管介入治疗失败。
目前,临床上已开始用抗肿瘤药物(如紫杉醇、雷帕霉素等),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再狭窄性疾病进行治疗。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使大量血管平滑肌细胞死亡而起作用,但对于患者有很大的副作用。近年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三丁酸甘油酯,tributyrin)因在体外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且其毒性低、高效,在肿瘤治疗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丁酸甘油酯在制备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中的三丁酸甘油酯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而在干预低切应力诱导的血管重建中发挥作用,三丁酸甘油酯能够用于制备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再狭窄)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三丁酸甘油酯在制备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优选地,所述药物包括治疗有效量的三丁酸甘油酯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优选地,所述载体为稀释剂或赋形剂。
优选地,所述载体还包括填充剂、润滑剂,助流剂、湿润剂、乳化剂、矫味剂、pH缓冲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优选地,所述药物为口服剂。
优选地,所述药物为胶体溶液、混悬液、溶液剂或软胶囊。
优选地,所述药物中三丁酸甘油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1%~99.9%。
优选地,所述药物中三丁酸甘油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99.0%。
优选地,所述心血管疾病为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再狭窄性疾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的三丁酸甘油酯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而在干预低切应力诱导的血管重建中发挥作用,三丁酸甘油酯能够用于制备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再狭窄)的药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三丁酸甘油酯对颈总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三丁酸甘油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三丁酸甘油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三丁酸甘油酯对颈总动脉中平滑肌细胞增殖标志PCNA表达的影响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三丁酸甘油酯对颈总动脉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三丁酸甘油酯对颈总动脉p-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采用的三丁酸甘油酯属于第3类短链脂肪酸类抑制剂,其结构式为:
所述三丁酸甘油酯采用商业化的产品,如Sigma公司提供CAS号为 T8626的产品。
实施例1、制备大鼠颈总动脉低血流(低切应力)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46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