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原水网地区村镇生活污水收集与生态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4533.5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0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艺;李晓霞;刘明元;何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黄河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原 水网 地区 村镇 生活 污水 收集 生态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平原水网地区村镇生活污水收集与生态法处理。
背景技术
平原水网地区村镇一般沿河浜两岸或湖塘四周分散而居,生活污水排入附近的河浜或湖塘,造成河浜、湖塘污染严重,有些河浜、湖塘已失去原有功能,成为纳污池,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平原水网地区村镇生活污水主要特点如下:(1)千百年来农村住户分散而居污水就近分散排放,造成农村环境整理过程中,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收集系统建造困难;(2)污水成分复杂,含有较高的人畜粪尿成份,氮、磷含量较高,一般不含有毒物质,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3)污水排放量小,间歇排放,变化系数大(4)污染物的浓度较低,污水可生化性强,水质浑浊、色深且具有恶臭。
随着农村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提高和自身健康的重视,针对农村平原河网地区生活污水的特点,结合地势地形、道路交通条件以及居民住宅建设布局等具体情况,探索因地制宜、造价低廉、效果良好、维护管理简单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方式是顺应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的时代发展只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平原水网地区村镇污水收集与处理而提出的一种以生态混凝土墙收集污水,利用河浜或湖塘自身作为污水处理载体,并在其中构建净化浮岛和景观浮岛净化水体的农村污水收集与生态法处理新方法,该处理模式在不建设村镇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收集系统的前提下利用生态技术治理分散村镇生活污水,具有效果良好、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生态效益显著等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村镇生活污水收集与生态处理工艺,沿河浜或湖塘岸边建造生态混凝土墙会与岸边构成生态调节沟,主要由生态混凝土墙、生态调节沟、净化浮岛和景观浮岛组成;以村镇为单元,沿岸农村农户将生活污水就近引入生态调节沟,一部分污水沿生态调节沟降解净化水质,一部分污水经生态混凝土墙过滤降解,出水进入河浜或湖塘内的净化浮岛和景观浮岛进行深度净化,最终使得河浜或湖塘的污水得到净化。
(2)生态混凝土墙,由生态混凝土板、填充钢渣、生态混凝土插槽、C15混凝土垫层组成;具有过滤截留和生物降解功能,污水渗过生态混凝土墙时过滤截留和被生物降解去除污染物。
(3)生态调节沟是由生态混凝土墙沿着河浜或湖塘岸边分割出来,考虑水流方向、风向建造,具有自动增氧功能,主要栽植菖蒲、再力花等自然水生植物。
(4)净化浮岛组配形式为长方形,主要栽种聚草,四周可搭配美人蕉、凤眼莲、灯芯草等水生植物。
(5)景观浮岛主要栽种美人蕉、凤眼莲、灯芯草、菖蒲、旱伞草、千屈菜、花叶芦竹等水生植物,采用三五成丛的方式,交错配置,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使整个水面出现丰富的景观层次。
本发明的主要原理是:
1、生态混凝土墙具有过滤截留吸附功能:如土壤颗粒孔隙的截留作用;黏土等硅酸盐类物质的离子交换和吸附作用;重金属离子与土壤胶体、腐植酸等的鳌合作用;与土壤中的某些组分形成难溶性化合物或因pH、Eh改变而产生的沉淀、挥发;与土壤中的铁、铝、钙、磷、碳酸盐等发生反应,氨氮在碱性条件下挥发等。
2、生态混凝土板内部能够产生生物膜进而通过各种微生物的相互依存、协同作用,降解各种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质。
3、生态调节沟内一般可种植菖蒲、再力花等自然水生植物,主要是利用水生高等植物生长快,且在生长期间可有效吸收并富集水中的营养盐,起着营养泵或营养库的作用,合理构建并维持水生植物生物量,可转移出氮、磷等营养盐,保持水体净化能力。水生植物上附生的藻类在净化水质上也有一定的作用。
4、净化浮岛和景观浮岛植物一般种植美人蕉、聚草、四角菱、凤眼莲、灯芯草等水生植物,主要是利用植物的吸收、降解和蒸腾作用及其在植物根系表面的生物膜的降解作用来吸收、降解有机物、氮磷等各种污染物质。
本发明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针对村镇生活污水分散,难以收集的特点,设计出生态混凝土墙,将河浜变成污水收集处理一体设施,节约了土地资源,解决了村镇生活污水收集困难的问题;
2、生态混凝土墙有过滤、截留、吸附、生物降解等多种功能;
3、生态调节沟沿水流方向建造,具有自动增氧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黄河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黄河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4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配合密码键盘使用的多用途RFID读卡器
- 下一篇:精准烟叶播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