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光源模块及固态光源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4523.1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0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余长治;林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7/15 | 分类号: | H01L27/15;H01L33/36;H01L33/62;H01L3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光源 模块 阵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模块,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固态光源模块及固态光源阵列。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主要是通过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方式发光。发光二极管的主要的组成材料是半导体,其中含有带正电的空穴比率较高的称为P型半导体,含有带负电的电子比率较高的称为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相接处形成PN接面。在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正极及负极两端施加电压时,电子将与空穴结合。电子与空穴结合后便以光的形式发出。
然而,传统的发光二极管以平置的方式配置在散热基板上,部分光线被散热基板反射或吸收,只能单面出光,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发光效果。此外,传统的发光二极管以金线打线接合至二电极接脚,仅适用于单点光源,若要制作大面积的阵列光源模块,传统的做法因基板的面积有限,无法有效地提高出光面积,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光源模块及固态光源阵列,通过面阵列排列的固态发光元件,以透明基板垂直地插置在散热底座上,来增加出光面积及出光量,进而提高照明的范围,以达到双面出光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固态光源模块,包括一透明基板、N列固态发光元件串以及一散热底座。透明基板具有彼此互相平行且相背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N列固态发光元件串设置于该第一表面,每一列固态发光元件串均包括M个串联的固态发光元件,其中N,M为正整数且N≥1,M≥2,每一固态发光元件均包括一第一型电极垫以及一第二型电极垫,且每一列固态发光元件串的第一个固态发光元件的第一型电极垫均电连接至一位于第一表面边缘的一第一导线,而每一列固态发光元件串的第M个固态发光元件的第二型电极垫均电连接至一位于第一表面边缘的一第二导线,其中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是物理性地互相不连接。散热底座是由互相隔离的一第一散热底座及一第二散热底座所构成,其中第一散热底座以及第二散热底座分别设置有一内部有一第一型电极部的第一插槽与一内部有一第二型电极部的第二插槽,使得透明基板可通过插入第一插槽及第二插槽内而被固定,并且使透明基板的第一表面边缘的第一、第二导线分别与第一型、第二型电极部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固态光源阵列,包括一透明基板以及N列固态发光元件串。透明基板具有彼此互相平行且相背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N列固态发光元件串设置于第一表面,每一列固态发光元件串均包括M个串联的固态发光元件,其中N,M为正整数且N≥1,M≥2,每一固态发光元件均包括一第一型电极垫以及一第二型电极垫,且每一列固态发光元件串的第一个固态发光元件的第一型电极垫均电连接至一位于第一表面边缘的一第一导线,而每一列固态发光元件串的第M个固态发光元件的第二型电极垫均电连接至一位于第一表面边缘的一第二导线,其中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是物理性地互相不连接。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固态光源模块的正面示意图及侧面示意图;
图2A及图2B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固态光源阵列的示意图以及沿着I-I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固态光源阵列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固态光源模块
110、210:固态光源阵列
120、220:透明基板
121、221:第一表面
122:第二表面
125~127、225~227:固态发光元件串
130:散热底座
131:第一散热底座
132:第二散热底座
133:第一插槽
134:第二插槽
135:第一型电极部
136:第二型电极部
141、241:第一导线
142、242:第二导线
143:第三导线
144、145:介电层
150:发光二极管
151:第一型半导体层
152:有源层
153:第二型半导体层
154:未掺杂的半导体层
155:缓冲层
L1:第一侧边
L2:第二侧边
E1:第一型电极垫
E2:第二型电极垫
A1、A2、A3、A4:固态发光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45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