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硬盘数据安全访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4312.8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8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熊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尚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14 | 分类号: | G06F12/14;G06F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硬盘数据 安全 访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盘数据管理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实现硬盘数据安全访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硬件的性能不断提高,极大的推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几乎所有的企业和政府部门都在不断深入地进行着业务信息化改造,务求利用信息化管理来提升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以及精简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数量。
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硬盘作为计算机最主要的存储装置,存储了大量的数据,其中的一些数据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内部文件或保密资料,需要具有一定权限的人才能查看,因此,为了防止非权限范围内的人员非法查看到这些保密数据,人们需要对保密数据进行保护,目前常用的保护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加密软件创建加密目录,存入加密目录中的数据将被自动加密,必须先输入授权密码对加密目录中的数据进行解密后才能正常打开加密目录,这样非权限范围内的人员由于没有授权密码而不能打开加密目录,然而,这种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密软件被破解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保密数据泄密的风险较高;另外一种方法是把保密数据储存在移动存储设备中,比如U盘、移动硬盘、储存卡等,这样虽然能防止保密数据储存在电脑中而被非法查看的问题,但又增加了在携带、保管方面的风险,一旦移动存储设备丢失,保密数据泄密的机会就更大。
鉴于此,有必要为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硬盘数据安全访问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保护方法泄密风险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硬盘数据安全访问的方法,将泄密风险降到了最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硬盘数据安全访问的方法,在硬盘上创建安全空间并对安全空间进行监控,写入安全空间中的数据根据加密算法被自动加密,将安全空间与USB KEY关联,设置打开安全空间所需的保护密码,当访问安全空间中的数据时,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接收打开安全空间的请求;
步骤b.进行USB KEY认证,若USB KEY认证通过,进行步骤c,若USB KEY认证不通过,拒绝打开安全空间;
步骤c.接收用户输入的保护密码,进行密码认证,若密码认证通过,进行步骤d,若密码认证不通过,拒绝打开安全空间;
步骤d.打开安全空间,安全空间中的数据被自动解密;
步骤e.访问安全空间中的数据;
以及,当监控到安全空间中的数据被访问而安全空间未打开时,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检查USB KEY认证是否通过,若USB KEY认证通过,则设为合法访问,若USB KEY认证不通过,则设为非法访问,并进行步骤B;
步骤B. 阻止访问安全空间中的数据,通过预设的短信网关或/和即时通讯接口向用户发送警报信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b中若USB KEY认证不通过,还提示USB KEY认证失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c中若密码认证不通过,还提示密码认证失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采集访问信息的步骤。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警报信息中包含了访问信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密算法为AES、Twofish和Serpent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阐述的一种实现硬盘数据安全访问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法采用了USB KEY认证和密码认证的双重认证对访问权限进行了两次审查,利用这种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保护信息资料,与现有的纯软件加密和移动存储这两种保密方法相比,大大降低了泄密风险,实现了安全、快速、易用的效果,特别是,本方法在监控到安全空间未打开而安全空间中的数据又被非法访问时,不仅及时阻止非法访问,还使用短信、即时通讯消息等方式通知安全空间的所有者,实现了主动防御、主动警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访问安全空间中数据时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监控到安全空间未打开而安全空间中的数据被访问时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尚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尚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4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