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膜净化反应器和去除再生水中氨氮和有机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4246.4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7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华;许萍;张雅君;汪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78;C02F1/44;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净化 反应器 去除 再生 水中 有机物 方法 | ||
1.一种动态膜净化反应器,其包括臭氧氧化池和动态膜池两部分,且臭氧氧化池位于动态膜池之前;其中,臭氧氧化池包括进水口、臭氧接触池、臭氧反应池、臭氧发生器、臭氧曝气头等;动态膜池包括稳流区、基质投加点、膜池、动态膜组件、曝气管、集泥区、排泥管、空气管阀门、空气压缩机、压力表、抽吸泵、出水管阀门、反冲洗泵、反冲洗管阀门等;其特征是:
一穿孔板安装于所述的动态膜池中,所述的穿孔板的一侧与该动态膜池的池壁之间形成的空间的顶部设置为开口,在此开口设有基质投加点;在所述的穿孔板的另一侧安装有所述的动态膜组件形成动态膜过滤区;在动态膜组件的下方安装有所述的曝气装置,该曝气装置通过所述的曝气管路与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相连接,所述的曝气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的污泥槽;
所述的曝气管路上设置有空气阀;所述的污泥槽中安装有排泥管;
在所述的动态膜组件的上方安装有所述的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与所述的抽吸泵相连接;所述的出水管与抽吸泵相连接的出水管上安装有压力表及出水管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膜净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动态膜组件的使用数量的确定方法为使得动态膜的膜通量在30~300L/m2·h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态膜净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膜组件形式是平板膜,材质是孔径为0.1~0.2mm的筛绢。动态膜的孔径范围为0.01~0.20μm之间,动态膜的膜通量为30~300L/m2·h;在每个所述的动态膜组件的上方设置一出水支管,所有出水支管最终并入一根动态膜的出水总管;在动态膜的出水总管中设置有抽吸泵将动态膜出水抽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动态膜净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基质通过所述的基质投加点投加入所述的动态膜池;且基质在动态膜的出水总管上设置的抽吸泵的抽吸形成的负压作用下,附着涂覆在动态膜过滤基材上并形成具有截留过滤功能的滤饼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质,其特征在于是粉末活性炭和硅藻土或高岭土,且粉末活性炭与硅藻土或高岭土的质量比范围为1∶1~1∶100(g∶g);基质的投加量的确定方法是使得粉末活性炭在所述的动态膜池中的停留时间为1d~12d。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动态膜净化反应器进行再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待处理水依次进入臭氧接触池和臭氧反应池完成臭氧氧化过程,之后在基质投加点投加基质并经稳流区后进入动态膜池中的膜过滤区;
膜过滤区中的基质在抽吸泵形成的负压的作用下在动态膜基材表面形成滤饼层;膜过滤区中的水则在抽吸泵形成的负压的作用下穿过动态膜的膜表面的滤饼层进入出水管,并最终通过出水总管进入清水池中;
在动态膜过滤过程中,空气压缩机以持续或间歇地泵入压缩空气;
所述的穿孔板的一侧与所述的动态膜池的池壁之间形成的空间构成了所述的稳流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膜过滤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40分钟;
所述的抽吸泵在动态膜组件的表面形成的抽吸负压控制在10kPa~60kPa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膜过滤区的气水比范围是5∶1~100∶1(m3∶m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臭氧接触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4分钟,臭氧反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2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未经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42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