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质相控制的地震反演系统和地震反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4096.7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3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黄旭日;刘磊;王光海;盛文波;张传宝;郭迎春;任允鹏;陈利;李法律;黄超;班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48 | 分类号: | G01V1/48;G01V1/5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谢省法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质 控制 地震 反演 系统 方法 | ||
1.地质相控制的地震反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地质相控制的地震反演系统包括:
地质相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在井点位置目的层的地质相;
地震相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目的层段平面上的地震相;
地质相约束建立模块,该地质相约束建立模块综合该在井点位置目的层的地质相和该目的层平面上的地震相,利用井上的地质相所对应的测井数据,建立地质相约束;
随机反演模块,该随机反演模块选择约束井数,进行地质相控制的随机反演运算;
解析模块,该解析模块分析解释反演数据体,并对以前研究地质相进一步精细刻画;
输出模块,该输出模块是把精细刻画地质相输出到地质相约束建立模块,建立新的地质相约束,再一次送入随机反演模块,进行反复迭代,一直得到与地质认识规律相一致反演结果,最后输出该三维反演数据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相控制的地震反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输出模块在进行反复迭代时,该地震相建立模块利用新的地质相分析结果重新建立目的层平面上的地震相,不断建立新的地质相约束,重新进行相控反演,并且重新分析解释反演数据体的地质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相控制的地震反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地质相建立模块利用测井曲线和录井信息,结合地质上的认识,建立该在井点位置目的层的地质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相控制的地震反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测井曲线包括自然电位曲线、自然伽玛曲线、声波时差曲线、中子曲线、密度曲线、电阻率曲线、感应测井曲线,该录井信息为在钻井过程中获取的地质岩性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相控制的地震反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地震相建立模块在划分地震层序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参数特征上的差别,将地震层序划分为不同的地震相区,做出岩相和沉积环境的推断,建立该目的层段的地震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质相控制的地震反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地震参数是涉及层系内部的反射形态和层系本身的几何外形的参数。
7.地质相控制的地震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地质相控制的地震反演方法包括:
步骤一,建立在井点位置目的层的地质相;
步骤二,建立目的层段的地震相;
步骤三,综合该在井点位置目的层的地质相和该目的层的地震相,利用井上的地质相所对应的测井数据,建立地质相约束;
步骤四,选择约束井数,进行地质相控制的随机反演;
步骤五,分析解释反演数据体,并进一步细分地质相;
步骤六,反复迭代,得到三维反演数据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质相控制的地震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步骤六中,在进行反复迭代时,返回该步骤二,利用新的地质相分析结果重新建立目的层地震相,建立新的地质相约束,重新进行相控反演,并且重新分析解释反演数据体的地质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质相控制的地震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步骤一中,利用测井曲线和录井信息,结合地质上的认识,建立该在井点位置目的层的地质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质相控制的地震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井曲线包括自然电位曲线、自然伽玛曲线、声波时差曲线、中子曲线、密度曲线、电阻率曲线、感应测井曲线,该录井信息为在钻井过程中获取的地质岩性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40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河流上空花园式停车楼
- 下一篇:一种布线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