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册子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及册子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3882.5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伸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B65H37/04 | 分类号: | B65H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册子 处理 装置 图像 形成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册子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及册子处理方法,更为详细的是涉及了将用纸、记录纸、转印纸等片材状记录媒介(以后简称为“片材”)捆束折叠后的册子的折叠部侧先端形成为平坦的册子处理装置,和在包括图像形成装置的系统内设置上述册子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将折叠处理后的册子的折叠部先端形成为平坦的册子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被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下游侧里来对输出的记录纸等进行装订等后处理的片材处理装置已为公众所知,近年来该功能被多功能化后,在以往的端面装订之外增加中间装订也成为一般化了。于是,作为提高输出品质的手段,提案有目的在于提高中间装订并经过折叠处理后的册子的折叠品质的技术。
亦即,在将片材束中间装订并中间折叠(对折)时,被对折的片材束在折痕部附近会出现在厚度方向里的鼓胀后样子难看的倾向。另外,当片材束在折痕部附近鼓胀时,会导致册子的脊背部侧厚,三面切口薄,在同一方向载置片材束时,随着载置本数的增加就容易倾斜。因此,在将数量较多的片材束载置起来时,倾斜变大而导致倒塌,使得对多数本的片材束进行的载置变得困难。
从上述情况可知,在作为简易装订而广泛使用的中间装订成册中,使得装订后的折叠高度(鼓胀)变小的需求是很高的。亦即,在将对折后的片材束的折痕部平坦化为脊面纸状后来形成册子时,册子的鼓胀得到抑制,就能够载置多数的册子。也就是说,如前所述的鼓胀的册子仅是在桌上载置几册就倒塌而导致在保管或搬运等处理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对应于折痕部的脊背部进行平坦化就可以将鼓胀抑制在最小限度里,从而解决前述的问题。还有,这里所说的脊背部是指成为脊面的脊纸,包括连续在脊纸里的封面部分和封底部分的脊面部分(以后称为“脊面部”),相当于册子的三面切口侧的外切口侧的反对侧的部分。
这里,在专利文献1(特开2001-260564号公报)公开的发明中,对于由脊背部弯曲地被折叠后的片材束构成的小册子的封面和封底,以邻接于脊背部的按压手段来把持固定,并以足够使得脊背部的弯曲平整化的压力来将成形辊沿着突出的脊背部的长度方向里一次或数次地移动后推回去,从而来使得脊背部平坦。以下,将这种机构称为脊面形成机构。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虽然获得了将脊背部的弯曲平坦化的效果,但通过加压辊在各部位里连续按压并在册子的脊背部里形成面以后,有时会在脊面或装订部里发生褶皱或破损。另外,有时也会在册子内侧的折痕部里发生通常不引人注目的折皱。
亦即,脊面形成机构虽然是用于将如图1所示被折叠的中间装订册子SA形成为具有如图2所示的脊面构造的中间装订册子SA,但是,按照现有技术来处理时,就会在折叠部内面里产生问题。图4至图6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的脊面形成动作的说明图,其中的(a)是要部的平面图,(b)是(a)的正面图。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4所示地,在脊面形成处理位置处使得搬送来的册子SA停止,如图5所示地,在使得册子先端部SA1有些突出于加压夹持部件350的状态下,从册子的上下方向进行强力地加压夹持,并在该状态下通过脊面形成辊360将突出于加压夹持部件350的册子先端部SA1按压变形,同时沿着册子先端部SA1移动后来形成平坦的脊面形状的脊背部SA2。还有,在本说明书中,将折叠处理之前的片材的集合体称为片材束SB,将折叠后的片材的集合体称为册子SA。
图7所示是经脊面形成处理的册子SA的脊背部SA2和未经脊面形成处理的通常的中间装订的册子SA的脊背部(对应于先端部SA1)的比较示意图。在该图中,当通常的中间装订的册子SA的外侧半径为R、内侧半径为r、经脊面形成处理的册子SA的外侧周长为L2、内侧周长为12(l为小字母的L)、册子厚度都为T时,对于以强力地加压夹持图5的册子SA的工序中被夹紧的册子SA的先端侧,其在图7的通常的中间装订的册子先端部(脊背部)SA1的图中的外侧周长和内侧周长的差来说,在图7(b)的以往技术的情况下(不对脊背部平坦的情况),外侧周长和内侧周长的周长差S1如下式所示:
S1=外侧周长和内侧周长的差
=(π×R)-(π×r)
=π×T
中间装订册子SA在折叠前的厚度为3mm的片材束SB经过折叠后的册子SA就为6mm。这时,周长差S1就成为S1=9.42mm。
与此相对地,在执行脊面形成处理而形成图7(a)的方正的脊背部SA2的册子SA的情况下,周长差S2如下式所示:
S2=外侧周长和内侧周长的差
=(4×R)-(4×r)
=4×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3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装置、图像显示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定子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