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射剂量测定显示装置及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3855.8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5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谢庆国;林立;刘世豪;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旧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1/02 | 分类号: | G01T1/02;G01T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剂量 测定 显示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辐射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放射性监测的辐射剂量测定显示装置及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辐射剂量测定显示装置是一种在放射性环境中用于人体防护监测的仪器,既要求仪器具有高性能满足测定显示需求,又要求仪器具有小型化满足便携的要求。而提升性能则要求剂量仪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较大的显示屏,这势必增大剂量仪的体积、功耗和成本,因此现有的个人剂量仪存在价格高、功能少且不便使用、体积大且不便携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移动终端设备上显示个人辐射剂量的方法和装置,增强了辐射剂量仪的功能,缩小了辐射剂量仪的体积,降低了辐射剂量仪的成本,便于用户携带、方便用户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辐射剂量测定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测定辐射量的辐射探测设备和用于显示和管理辐射剂量的移动终端设备;所述辐射探测装置和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数据传输。
具体地:所述辐射探测设备包括用于探测接收辐射的探测器、用于对探测到的辐射数据进入处理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通讯模块及用于对辐射探测装置进行电源供给的电源模块;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接收辐射探测装置输出信息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通讯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辐射数据进行处理的专用软件、用于显示辐射信息的显示模块及用于信息存储的存储模块。
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可为手机、PDA或平板电脑。
所述辐射探测装置和移动终端设备连接方式可为两者彼此分离结构,或者辐射探测装置集成于移动终端设备内部。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测定辐射剂量的方法,通过辐射探测装置上的探测器采集射线脉冲,将采集到的数据经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由通讯模块与移动终端设备的数据通讯模块进行数据交换,交换后的数据再经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判断,将分析后的数据通过显示模块的界面进行显示,并由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在通讯模块与数据通讯模块的数据交换模式上,可采用采用USB的有线传输模式,或者采用红外、蓝牙、WIFI或Zigbee的无线传输模式。
可测的射线包括X射线、伽玛射线、中子射线、阿尔法射线和贝塔射线。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将辐射探测装置与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讯连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剂量的处理、显示和管理。辐射探测装置本身不需要显示屏和存储设备,也不需要功能强大的处理器,可大大缩小剂量仪的体积和成本,同时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显示能力,实现传统辐射探测装置无法实现的功能。这种可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上显示的辐射探测装置便于用户携带、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辐射探测装置 11、探测器 12、数据处理模块 13、通讯模块 14、电源模块 2、移动终端设备 21、数据通讯模块 22、专用软件 23、显示模块 24、存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辐射剂量测定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测定辐射量的辐射探测装置1和用于显示测定数据的移动终端设备2;所述辐射探测装置1包括用于探测接收辐射的探测器11、用于对探测到的辐射数据进入处理的数据处理模块12、用于与移动终端设备2进行数据传输的通讯模块13及用于对辐射探测装置1进行电源供给的电源模块14;所述移动终端设备2包括用于接收辐射探测装置1输出信息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通讯模块21、用于对接收到的辐射数据进行处理的专用软件22、用于显示辐射信息的显示模块23及用于信息存储的存储模块24;辐射探测装置1和移动终端设备2为两者彼此分离结构;或者辐射探测装置1集成于移动终端设备2内部。
所述移动终端设备2为手机、PDA或电脑。由于手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普遍,所以优选使用手机作为显示数据的移动终端设备2,以下都以手机为例。
所述辐射探测装置1和移动终端设备2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旧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旧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38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