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膜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3760.6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清;罗建方;彭大冬;罗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013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在采用介入手术治疗胸主动脉瘤时,使用的覆膜支架常常是根据人体血管的生理形状设计的,支架多为可向一侧弯曲的等直径支架或变直径覆膜支架。普通覆膜支架在弯曲血管段容易出现远端翘起或长期存在着翘起的趋势,这样血管搏动极易引发支架远端血管损伤,导致二次夹层,据统计至少有20%的胸主动脉瘤患者在介入手术后远期存在以上病变。
为解决普通覆膜支架端部翘起的问题,目前在临床上通常采用两种相对应的处理方式:一、选择较长的支架,将覆膜支架的远端刻意延长到降主动脉直段,来避免远端翘起或开通闭塞的降主血管,这在手术中可能需要多个覆膜支架和系统;二、先植入覆膜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瘤的近端破口,然后在远端放置一个或多个金属裸支架来将远端铆钉区域延长到降主动脉直段。
通过对现有技术研究,申请人发现:现有的这两种方案,即撑开闭塞血管或增加铆钉长度,虽然可以解决由于覆膜支架远端翘起而导致的二次夹层问题,但这两种方案在实施时,不仅存在封堵部分分支血管的问题,从而导致不良后遗症,而且都可能会多次创伤病人的血管。另外,多次手术操作较为繁琐,使得手术时间延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覆膜支架,在远端不存在翘起,不仅可以解决由于覆膜支架远端翘起而导致的二次夹层问题,而且不会存在封堵部分分支血管以及多次创伤病人血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覆膜支架,其中:所述覆膜支架的至少一个端部连接有裸支架。
优选地,所述裸支架固定在所述覆膜支架的覆膜上,并且与覆膜之间通过多个点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多个点均匀分布在所述覆膜支架端部的圆周上。
优选地,所述裸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波段的金属支架。
优选地,所述裸支架相邻两个波段的金属支架之间直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裸支架相邻两个波段的金属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裸支架连接杆为直杆型或S型。
优选地,所述裸支架的结构为圆柱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裸支架的结构为圆台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裸支架的结构为由圆台状结构和分别连接在所述圆台状结构两端的两段圆柱状结构组成的阶梯变径结构,并且两段所述圆柱状结构的直径分别与和其相连接的圆台状结构的端部的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覆膜支架包括:冠状动脉血管支架、颅内血管支架、外周血管支架、术中支架、心脏瓣膜支架、胆道支架、食道支架、肠道支架、胰管支架、尿道支架或气管支架。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的覆膜支架相比,通过在本发明覆膜支架至少一个端部连接一段金属裸支架,可以撑开闭塞的血管,增加支架的铆钉区域,同时可以减小或消除支架远端翘起的应力。并且该裸支架由多个波段的金属支架组成,多个波段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使得裸支架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这样当使用该覆膜支架用于弯曲血管段时,端部不会出现翘起,从而可以解决由于覆膜支架远端翘起而导致的二次夹层问题。
另外,该覆膜支架仅在端部固定有一段裸支架,覆膜支架不会延长到降主动脉直段,所以不存在封堵部分分支血管的问题。并且裸支架与覆膜支架固定在一起,一次植入即可,手术操作简单,不会多次创伤病人血管。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该覆膜支架的结构简单,加工容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覆膜支架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覆膜支架的裸支架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覆膜支架的裸支架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覆膜支架的裸支架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覆膜支架的一种制作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覆膜支架的另一种制作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覆膜支架的又一种制作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37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光黑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水泥基聚合物防水砂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