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比刺桐酮V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3712.7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锋;万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1/32 | 分类号: | C07D311/32;C07D3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桐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分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阿比刺桐酮V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阿比刺桐酮V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子式C25H28O5,结构式:
阿比刺桐酮V具有抗微生物活性,MIC(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50、枯草杆菌为25、溶壁微球菌为12.5、表皮葡萄球菌为2.90、溶血性葡萄球菌为2.90、肺炎链球菌为2.90。还具有磷脂酶A2抑制剂的功效,其IC50为6μM。阿比刺桐酮V主要存在于豆科线形灰毛豆的地上部分。
现有技术多是采用溶剂萃取黄酮的方法,所用的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酸乙酯、丙酮等。存在的缺点是有机溶剂用量大,种类多,对环境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阿比刺桐酮V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提取完全,高效节能的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阿比刺桐酮V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线性灰毛豆的地上部分为原料,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解析液加入活性炭回流脱色,脱色液加入超滤膜超滤,透过液再加入纳滤膜浓缩,浓缩液加水分散,加入聚酰胺柱吸附,先用水洗脱,再用4-7BV50-60%甲醇溶液洗脱,收集高浓度流分,减压浓缩,干燥即得阿比刺桐酮V产品。
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温度为35-50℃,萃取压力为32-45MPa,萃取时间为2-4h,二氧化碳流量为3-5ml/g原料/min,夹带剂为70-90%乙醇,用量是占总萃取溶剂的体积百分比为5-8%。
所述活性炭为药用活性炭,用量占原料质量的0.3-1%。
所述超滤膜为截留分子量2000-5000的中空纤维素超滤膜,纳滤膜为截留分子量100-300的中空纤维素纳滤膜。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超临界萃取提取率高;膜过滤技术进行分子截留,属于物理方法,常温下进行,即实现了除杂,又浓缩了物料,过程中不造成成分分解,操作简单,耗能少;采用聚酰胺树脂对萃取液纯化,树脂处理量大,洗脱溶剂简单,树脂可重复利用。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线性灰毛豆的地上部分粉碎,取1kg,置于萃取器中,以90%乙醇溶液作为夹带剂,用量是占总萃取溶剂的体积百分比为8%,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温度为50℃,萃取压力为45MPa,萃取时间为4h,二氧化碳流量为4ml/g原料/min,解析液加入8g药用活性炭回流脱色,脱色液加入截留分子量5000的中空纤维素超滤膜超滤,透过液再加入截留分子量300的中空纤维素纳滤膜浓缩,浓缩液加水分散,加入聚酰胺吸附,先用水洗脱,再用4BV60%甲醇溶液洗脱,收集高浓度流分,减压浓缩,干燥即得阿比刺桐酮V产品13.7g,含量86.6%。
实施例2:
将线性灰毛豆的地上部分粉碎,取1kg,置于萃取器中,以80%乙醇溶液作为夹带剂,用量是占总萃取溶剂的体积百分比为6%,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温度为35℃,萃取压力为32MPa,萃取时间为2h,二氧化碳流量为5ml/g原料/min,解析液加入10g药用活性炭回流脱色,脱色液加入截留分子量3000的中空纤维素超滤膜超滤,透过液再加入截留分子量200的中空纤维素纳滤膜浓缩,浓缩液加水分散,加入聚酰胺吸附,先用水洗脱,再用5BV55%甲醇溶液洗脱,收集高浓度流分,减压浓缩,干燥即得阿比刺桐酮V产品17.7g,含量89.1%。
实施例3:
将线性灰毛豆的地上部分粉碎,取2kg,置于萃取器中,以80%乙醇溶液作为夹带剂,用量是占总萃取溶剂的体积百分比为5%,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温度为45℃,萃取压力为35MPa,萃取时间为2h,二氧化碳流量为3ml/g原料/min,解析液加入6g药用活性炭回流脱色,脱色液加入截留分子量5000的中空纤维素超滤膜超滤,透过液再加入截留分子量300的中空纤维素纳滤膜浓缩,浓缩液加水分散,加入聚酰胺吸附,先用水洗脱,再用7BV60%甲醇溶液洗脱,收集高浓度流分,减压浓缩,干燥即得阿比刺桐酮V产品29.4g,含量83.1%。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3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