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蛋白纤维与混纺色纱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3699.5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1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同盈家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蛋白 纤维 混纺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纺色纱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蛋白纤维技术是由华康集团董事长李官奇自主开发、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高新技术,也是迄今我国获得的唯一完全知识产权的纤维发明。大豆蛋白纤维的主要成分与羊绒和真丝类似,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大豆蛋白质纤维单丝细度细、比重小、强伸度较高、耐酸耐碱性好,大豆蛋白纤维既具有天然蚕丝的优良特性,又具有合成纤维的机械性能,大豆蛋白纤维导湿性、透气性好,保暖性强,光泽柔和,其手感柔软滑爽,悬垂性好,具有真丝般的光泽,适宜织制高档轻薄型面料,并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大豆蛋白纤维为我国的开创性发明,其在纺织工业的应用存在许多难题,大豆蛋白纤维与其它纺织材料混纺后的纱线及由纱线织成的面料,因大豆蛋白纤维与其它纺织材料着色能力不同,在印染时造成纱线或由纱线织成的面料染色不均匀,出现局部色轻或色重,很难满足大豆蛋白纤维面料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国内现有技术和设计原理在该领域内的缺陷和不足在于提供一种将染色后的大豆蛋白纤维与混纺的色纱的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大豆蛋白纤维与混纺的色纱的制造方法,所述的色纱完全利用棉纺生产设备,并采用以下工艺流程:拼色→预处理→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双棉箱给棉机→成卷机→梳棉机→精梳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络筒机;所述的梳棉机的梳棉工艺的工艺参数为:盖板速度为70~90r/min,锡林速度为320~340r/min,刺辊速度为700~750r/min,道夫18~22r/min,刺辊与小漏底隔距进口×出口为10~12mm×1~2mm,盖板--锡林隔距为0.25mm、0.25mm、0.23mm、0.23mm、0.25mm,除尘刀高度为+3mm~5mm,角度90°~95°,道夫与剥棉罗拉隔距0.30mm~0.32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完全克服了因大豆蛋白纤维与其它纺织材料着色能力不同,造成纱线或由纱线织成的面料染色不均匀,局部色轻或色重的技术难题;(二)工艺过程简单,完全利用棉纺生产设备,有利于推广应用。大豆蛋白纤维染色后与不同的纺织材料(棉、麻、毛、丝、P竹、天丝、粘胶等)混纺的色纱,可以制造成多彩多姿的面料,而且外观柔和、舒适美观,深受消费者青睐,所以本发明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大豆蛋白纤维与其它纺织材料混纺的色纱,染色后的大豆蛋白纤维与其它纺织材料的混纺色纱,其中其它纺织材料包括棉、麻、毛、丝、PIT、天丝、粘胶等纺织纤维,其它纺织材料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与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其它纺织材料也可根据色纱的颜色需要采用染色纤维或原色纤维,各纺纱纤维的颜色是任选的,既各纤维的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样可纺成不同视觉效果的纱线,用这样的纱线即可织成多彩多姿的面料。
上述大豆蛋白纤维与其它纺织材料混纺的色纱的制造方法如下:所述的色纱完全利用棉纺生产设备,并采用以下工艺流程:拼色→预处理→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双棉箱给棉机→成卷机→梳棉机→精梳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络筒机。
拼色工艺:为在纺纱之前根据所需纱线的颜色需要,将染色后的大豆蛋白纤维与其它纺织材料按不同的重量比拼成所需要的颜色。
予处理工艺:大豆蛋白纤维抱合力差,纺纱过程中易粘附机件,而且静电现象严重,棉卷粘层,梳棉难成网,出条困难,并缠绕胶辊罗拉,粗纱细纱同样缠绕胶辊,络筒静电现象严重,这些都是造成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其可纺性,用抗静电剂为原料的1.0%~1.2%,防滑剂为原料的0.2%,加8~10倍水稀释后,均匀喷洒在纤维上,然后放置24小时。
开清棉工艺:为了保证棉卷的内在质量,开清棉采用“多松、轻打”的工艺原则,减少纤维的损伤和短绒的产生。开棉机采用梳针打手,给棉罗拉与梳针打手隔距放大,减小尘棒间隔距,降低打手速度,其中梳针打手速度为480~500r/min,综合打手速度850~950r/min,风扇速度为1100~1300r/min,打手与尘棒间隔距进口x出口为10~14mm×15~17mm,尘棒间隔距为6~10mm,棉卷存放时要保持饱和的相对湿度,保证棉卷不散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同盈家纺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同盈家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36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化工设备供气装置
- 下一篇:甘薯淀粉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