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回收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03647.8 | 申请日: | 201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4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裕介;大谷和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F04B39/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系统 | ||
1.一种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空气冷却器,其冷却来自压缩机的压缩空气;
第一油冷却器,其冷却所述压缩机的润滑油;以及
第二油冷却器,其作为热回收用热交换器,被设置于通向所述第一油冷却器的送油路上,并利用送往所述第一油冷却器的润滑油的热量来加热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回收系统除了所述第二油冷却器以外还具备第二空气冷却器,
该第二空气冷却器是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其被设置于通向所述第一空气冷却器的送气路上,并利用送往所述第一空气冷却器的压缩空气的热量来加热水,
所述第二空气冷却器和所述第二油冷却器以使水串联或并联通过的方式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回收系统取代所述第二油冷却器而具备第二空气冷却器,
该第二空气冷却器是热回收用热交换器,其被设置于通向所述第一空气冷却器的送气路上,并利用送往所述第一空气冷却器的压缩空气的热量来加热水。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根据通过所述热回收用热交换器之后的温水的使用负荷,控制对所述热回收用热交换器的供水的有无或者量。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根据通过所述热回收用热交换器之后的温水的温度,控制对所述热回收用热交换器的供水的有无或者量。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是油润滑式压缩机,
所述热回收系统具备从压缩机喷出的压缩空气中分离出润滑油的油分离器,
由该油分离器分离了润滑油的压缩空气被送往所述各空气冷却器,
来自所述油分离器的润滑油被送往所述各油冷却器。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是具备低段压缩机和高段压缩机的无润滑式压缩机,
来自所述低段压缩机的压缩空气经第一中间冷却器被送往所述高段压缩机,在所述高段压缩机被进一步压缩之后,被送往作为后冷却器的所述各空气冷却器,
所述热回收系统还具备作为热回收用热交换器的第二中间冷却器,其设置于从所述低段压缩机通向所述第一中间冷却器的送气路上,并利用送往所述第一中间冷却器的压缩空气的热量来加热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回收用热交换器中,加热水而产生蒸汽,
根据该热回收用热交换器的水位,控制对该热回收用热交换器的供水的有无或者量。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是水润滑式压缩机,
取代所述润滑油而使用润滑用水,伴随于此,所述第一油冷却器成为冷却润滑用水的第一水冷却器,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油冷却器成为利用送往所述第一水冷却器的润滑用水的热量来加热水的作为热回收用热交换器的第二水冷却器,
所述热回收系统具备从所述压缩机喷出的压缩空气中分离润滑用水的分离器,
不设置所述第一空气冷却器,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压缩空气经所述分离器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36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