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RG剖分编码与地理坐标的转换算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2824.0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7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晖;聂洪山;孙兆林;徐欣;刁节涛;张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专利中心 43102 | 代理人: | 冯青 |
地址: | 41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rg 编码 地理 标的 转换 算法 | ||
1.SRG剖分编码与地理坐标的转换算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1)SRG编码方案
经过n级剖分,全球可分为4×4n个菱形球面,n级剖分产生的菱形球面的编码长度为n+1,编码都是由0、1、2、3中的几位数字组合而成,各个剖分层次菱形球面编码按照从低级剖分到高级剖分顺序组织,不同级别之间有层次性,每个菱形球面都可分成四个小的菱形球面,四个小四边形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分别对应0、1、2、3,编码的首位是几就代表该面片在几号球面上,以后的每一位都是在上一级菱形球面编码的基础上多编一位;
(2)经纬度坐标与SRG剖分地址码之间的转换算法
(2.1)经纬度坐标向SRG编码的转变,包括:
(2.1.1)对于任意点P若要进行经纬度向地址码转换,就把经纬度坐标(φ,λ)先转换为该点在SRG格网中的行数和列数(i,j);
(2.1.2)对于点P的n级SRG的确定,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分别为0、1、2、3,采用点P在n-1级菱形中的中心点为原点,横向对角线为x轴,纵向对角线为y轴,n级剖分产生的分界线在该坐标系中的表达式分别为y+ax=0(左),y-ax=0(右),将点p相对于该坐标系的坐标(α,β)根据α和β取值的不同,代入y+ax或y-ax,得出的值与0比较,进而确定点P属于哪个n级菱形,并确定n级剖分编码;
(2.1.3)系数a值的确定
0级剖分后,产生的菱形纵向对角线是一条经线,横向对角线是赤道长度的1/4,假设地球是正圆体,得出纵向对角线是横向对角线长度的2倍,得出a=2,以后各级剖分的菱形都近似相似,所以各级剖分都有a=2;
(2.1.4)每一级的剖分码都是在上级的基础上确定,是一个递归的过程,只要已知初值,并知道递推公式就可求出整个SRG编码;
(2.2)SRG编码向经纬度坐标的转换,包括:
(2.2.1)纬度转换
把某个n级四边形的纬度记为W,该四边形对应的n+1级的4个四边形的纬度计算方法如下:
an+1=0,W0=W+45/2n
an+1=1,W1=W-45/2n
an+1=2,W2=W
an+1=3,W3=W
(2.2.2)经度转换
对于n级剖分产生的某四边形,其经度为J=a×(90/x)+45/x,其对应的n+1级的四个四边形的经度为:
an+1=0,J0=2a×[90/(2x-1)]+45/(2x-1)
an+1=1,J1=(2a+1)×[90/(2x+1)]+45/(2x+1)
an+1=2,J2=2a×[90/(2x)]+45/(2x)
an+1=3,J3=(2a+1)×[90/(2x)]+45/(2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RG剖分编码与地理坐标的转换算法,其特征在于,经纬度坐标向SRG编码的转变,具体过程为:
(1)根据格网的剖分层次k,求出最大的行列数(I,J):I=2k,J=2k
(2)确定经纬度坐标P(φ,λ)在格网中的行列数(i,j)
(3)第n+1级SRG码的确定方法
在点P所在的n级菱形中,以中心点为原点,横对角线为x轴,纵向对角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
x轴上下方各有2k-n行,y轴左右最大列数都是2k-n-1,x轴所在的行数记做In,y轴所在的列数记做Jn,
点P在该坐标系的坐标记做(αn+1,βn+1)
(4)坐标轴所在行列数的确定
第n级坐标轴是在第n-1级坐标轴的基础上,根据an值的不同,按照一定的规则移动,总结如下:
an=0时,
an=1时,
an=2时,
an=3时,
(5)SRG完整编码的确定
0级剖分后产生的0号菱形的对角线的行列数分别为I0=0,J0=2k-1运用第三步的递推公式可以求出a1;将a1、I0、J0代入第四步就可求出I1,J1,代入第三步的递推公式可以求出a2……,如此递归即可求出a0a1a2L anL a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8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