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暗装接线式漏电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2736.0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6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正;郑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路美思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漏电 保护 | ||
1.一种暗装接线式漏电保护器,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安装盖板、一个与安装盖板相配合并盖设在安装盖板上的面框以及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内装配组件,内装配组件包括电路模块、测试按钮组件、输入端子组件、输出端子组件、动触头组、静触头组、绝缘基板、漏电检测组件、复位按钮组件,面框上开设有可供导线进入的通孔,在安装盖板上设置有与输出端子组件相配合外露式接线区域,接线区域所在位置与面框上的通孔位置相对应,构成一种导线从通孔进入并与输出端子组件在外露式接线区域电连接的导线连接模式,输入端子组件通过铜导线与动触头组相连,三个输出端子组件通过铜导线与静触头组相连,通过动、静触头组相互接触/分离构成漏电保护器通电或失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装接线式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输出端子组件中的零、火、地三个接线柱并排垂直设置,且位于安装盖板的正下方,外露式接线区域对应设置在位于安装盖板上中间一侧,外露式接线区域包括接线端子座、导线排列位,接线端子座将三个接线柱完全覆盖,并在朝向导线排列位一侧形成三个并排的接线口,导线排列位为下沉式的凹槽结构,凹槽位置低于安装盖板的表面,凹槽的宽度与接线端子座宽度相匹配,凹槽前方开设有缺口,该缺口与面框上的通孔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装接线式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端子组件中的零、火、地三个接线柱分别置于安装座的下方,三个接线柱位置呈三角形布置,其中的地线接线柱置于接线端子座前面正下方处,输出端子组件中的地线接线柱与输入端子组件中的地线接线柱通过导电片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暗装接线式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凹槽上对应接线口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压线件,压线件上形成并排的3个压线孔,压线孔位置于接线口位置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暗装接线式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凹槽的底面上对应压线件所在位置设置有凸起的条纹。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暗装接线式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线端子座的3个接线口之间分别对应设置有挡弧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暗装接线式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的内壁形状与安装盖板的形状相对应,面框上的通孔形状与大小与要连接的导线的截面大小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暗装接线式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框的内壁形状与安装盖板的形状相对应,面框上的通孔形状与大小与要连接的导线的截面大小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暗装接线式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底面上对应输入端子组件中的零、火、地三个接线柱的位置形成三处进线定位孔,在每个进线定位孔的侧面形成操作孔,操作孔正对着接线端子上的螺柱。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暗装接线式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底面上对应输入端子组件中的零、火、地三个接线柱的位置形成三处进线定位孔,在每个进线定位孔的侧面形成操作孔,操作孔正对着接线端子上的螺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路美思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路美思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7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颗粒煤料回收方法
- 下一篇:从千层塔中提取分离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