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式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2355.2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5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5 | 分类号: | H01P1/205;H01P1/208;H01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滤波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立体式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绝缘板;以及
二金属层,分别设于该绝缘板的顶、底两面且经由多个贯穿该绝缘板的贯孔而相互电性导通,该二金属层及该多个贯孔形成多个具有相同图案的谐振体及环绕在该多个谐振体周围的一边框,相邻二该谐振体之间形成一第一谐振腔且各该谐振体的至少一侧边与该边框之间形成一第二谐振腔,该边框于该绝缘板的其中至少一面具有二开口,位于最外侧的二该谐振体分别朝该二开口延伸出一输入端部及一输出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谐振体呈阵列状设置而具有相邻的二第一谐振体及相邻的二第二谐振体,其中一该第一谐振体与该边框之间及其中一该第二谐振体与该边框之间各形成二该第二谐振腔;该输入端部及该输出端部由另一该第一谐振体及另一该第二谐振体分别朝该二开口延伸而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式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谐振体与该二第二谐振体之间的第一谐振腔呈镂空状,各该谐振体与该边框之间的一该第二谐振腔具有局部的该绝缘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式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谐振体与该二第二谐振体之间所形成的第一谐振腔具有局部的该绝缘板,各该谐振体与该边框之间的一该第二谐振腔呈镂空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谐振体呈现相互平行并列设置且垂直于该边框的二相对侧边,各该谐振体与该边框的其中一侧边电性连接,并与该边框的另一侧边相隔一预定距离而分别形成一该第二谐振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式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该边框的其中一侧边同时设有该二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式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该边框的其中二相对侧边与该多个谐振体相互平行且分别设有该二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立体式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端部及该输出端部由二该谐振体分别以相反方向朝该二开口延伸而出。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式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谐振腔呈镂空状,各该谐振体的末端与该边框的二相对侧边之间所形成的第二谐振腔具有局部的该绝缘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式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该边框的另二相对侧边平行该多个谐振体且与最外侧的二该谐振体之间分别形成一呈镂空状的第二谐振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端部及输出端部位于该边框的同一面,该边框的另一面沿着绝缘板的周边呈连续地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板为以玻璃纤维或陶瓷材质所制成,各该金属层及该多个贯孔以相同的导电材质所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体式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板为多层玻璃纤维板所制成,各该金属层及该多个贯孔为以铜或铜合金的材质所制成。
14.一种立体式滤波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下列步骤:
a)提供一绝缘板;
b)在该绝缘板的顶、底两面分别设置一金属层;
c)去除部分金属层,以于各该金属层形成多个谐振图案及环绕在该多个谐振图案周围的一边框图案,且该二金属层的谐振图案相同,任一或任二该边框图案上具有二开口,与该二开口相邻的二该谐振图案分别朝该二开口延伸出一输入端部以及一输出端部;
d)以机械加工方式对各该谐振图案及边框图案形成多个贯穿该绝缘板的穿孔;以及
e)于该多个穿孔的孔壁上形成具导电性的多个贯孔,使各该谐振图案及其对应设置的贯孔形成一谐振体,该二边框图案及其对应设置的贯孔形成一边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立体式滤波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该多个谐振图案呈阵列状设置而具有相邻的二第一谐振体及相邻的二第二谐振体,该输入端部及该输出端部由其中二相邻的第一谐振体及第二谐振体分别朝该二开口延伸而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百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3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驱高架喷灌喷药施肥整地车
- 下一篇:变径搭接组合式孔口管灌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