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无线通信节点上消除已知干扰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02239.0 | 申请日: | 201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胜利 |
| 主分类号: | H04B15/00 | 分类号: | H04B15/00;H04B1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节点 消除 已知 干扰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在无线通信节点上消除已知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节点判断其接收到的当前接收信号中是否存在已知干扰?如是,执行步骤B);否则,执行步骤C);
B)消除所述当前接收信号中存在的已知干扰,并执行步骤C);
C)对所述当前接收信号进行数据检测及设定功能所需要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无线通信节点上消除已知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A1)节点取出本节点之前时刻接收到的或发送的信号,与所述当前接收信号做互相关运算,得到其之间的相关程度值;
A2)依据所述得到的相关程度,判断是否存在已知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无线通信节点上消除已知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的相关程度运算包括互相关运算;其相关程度值在0-1之间;所述步骤A2)中相关程度值大于给定门限值时,判断为存在已知干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在无线通信节点上消除已知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B1)通过使所述当前接收符号与相邻的接收符号加权相减去掉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已知干扰;
B2)恢复在上述步骤中导致的所述当前接收目标信号出现的失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无线通信节点上消除已知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中对当前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如下处理: ;其中,是当前节点接收到的第k个符号, 是当前节点的第k个接收符号中包含的目标信号, I(k) 是当前节点第k个接收符号中包含的干扰数据,h(k)是干扰数据经历的信道衰落系数,n(k)是第k个接收符号中包含的高斯噪声;是当前节点接收到的第k+1个符号;是当前节点收到的第k+1个符号中包含的干扰符号,表示干扰信道系数的变化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无线通信节点上消除已知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中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B21)根据Tanner图,设置接收机中由接收信号向变量节点的输入为第一边界,离开所述第一边界朝向所述校验节点的信息表示为第一概率密度函数,离开所述校验节点朝向所述第一边界的信息表示为第二概率密度函数;并将所述第一概率密度函数和第二概率密度函数的初始概率密度函数均设置为:,其中Pmax 是目标信号的功率上限,是第k个接收符号中包含的高斯接收噪声n(k)的方差;
B22)按照Tanner图从上倒下依次更新所有对应的第一概率密度函数和第二概率密度函数;同时从下到上依次更新所有第二概率密度函数和第一概率密度函数;所述更新的规则为:按照公式更新第k个变量节点对应的所述第二概率密度函数;按照公式 更新第k个节点对应的所述第一概率密度函数;其中是干扰信道参数变化的方差;
B23)按照得到该变量节点的最终输出信息的概率密度函数;对该概率密度函数做判决,并得到目标信号的估计值z(k)。
7.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在无线通信节点上消除已知干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干扰判断模块:用于在节点判断其接收到的当前接收信号中是否存在已知干扰;
干扰消除模块:用于消除所述当前接收信号中存在的已知干扰;
传输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当前已经消除干扰的接收信号进行后续信号检测及完成设定功能所需要的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判断模块中进一步包括:
相关度运算单元:用于在节点中取出本节点之前时刻接收到的或发送的信号,与所述当前接收信号做相关程度运算,得到所述两个信号之间的相关程度;
干扰判断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得到的相关程度,判断是否存在已知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胜利,未经张胜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2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与电视通讯系统
- 下一篇:利用照相机与ipad连接上传微博照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