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门进料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01633.2 | 申请日: | 201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2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林青锋;张红亮;李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沃德气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冯铁惠 |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门 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门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气门是发动机的一种重要部件,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空气并排出燃烧后的废气,从发动机结构上,分为进气门和排气门,进气门的作用是将空气吸入发动机内,与燃料混合燃烧,排气门的作用是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并散热,故气门在发送机内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对产品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对气门进行诸多工艺处理,然而,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可以对气门进行连续进料的设备,使得对每一个气门进行处理都需要人工参与,不仅人力成本增加,而且效率极低,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门进料装置,结构特点,并且能够实现传输通道内的气门连续进料。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气门进料装置,固定在基座上的四根斜置的导杆形成气门运输通道,所述基座活动连接移动轴,所述移动轴两端分别固定两组承臂,两组承臂分别固定第一纵轴和第二纵轴,受动力装置驱动的所述移动轴动作,带动第一纵轴和第二纵轴同时动作,使第一纵轴由阻止第一气门变为放行第一气门,第二纵轴由放行第二气门变为阻止第二气门,或,使第一纵轴由放行第一气门变为阻止第一气门,第二纵轴由阻止第二气门变为放行第二气门。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为气缸机构,所述气缸机构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根据气门的结构特点,设计出一种专门用于气门传输的传输通道,并结合动力装置,实现将传输通道内的气门连续进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侧视图;
图2为实施例1正视图;
11、第一导杆;12、第二导杆;13、第三导杆;14、第四导杆;211、第一承臂;212、第一纵轴;221、第二承臂;222、第二纵轴;31、气门端部;32、气门主体;4、移动轴;5、气缸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实施例1与图1-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一种气门进料装置,包括第一导杆11、第二导杆12、第三导杆13、第四导杆14,上述四根导杆两两平行,且均采用斜置,其端部均固定基座,第一导杆11和第三导杆13处于高位,第二导杆12与第四导杆14处于低位,第一导杆11与第三导杆13的间距以及第二导杆12和第四导杆14的间距允许气门主体32通过,而不允许截面积较大的气门端部31通过,使得气门可以在有上述四根导杆组成的运输通道内顺利传输,移动轴4滑动连接基座,移动轴4两端分别固定第一承臂211和第二承臂221,第一承臂211另一端固定第一纵轴212,第二承臂221另一端固定第二纵轴222。在气缸机构5的作用下,移动轴4可相对于基座发生位移,气缸机构5驱动移动轴4动作,通过第一承臂211带动第一纵轴212动作,使得第一纵轴212放行处于最前端的第一气门,由于第二承臂221与第一承臂211分别处于导杆两侧,当第一纵轴212放行处于最前端的第一气门时,第二纵轴222就会阻止紧随其后的第二气门到达原先第一气门的位置,气缸机构5连杆回程,第二纵轴222回缩,不再阻止第二气门到达原先第一气门的位置,在第二气门到达原先第一气门的位置的同时,第一纵轴212伸出,阻止第二气门继续移动,通过控制气缸机构5动作的频率,可以实现气门的连续进料。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实施方式,以本发明思想为基础的相关实现总成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沃德气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沃德气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16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板蒸馏分离提纯酮醇混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脚托板伸展回折轮椅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