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闪存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1256.2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1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献;高超;胡勇;于涛;江红;李冰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8247 | 分类号: | H01L21/8247;H01L21/76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闪存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嵌入式闪存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存储器用于存储大量数字信息,最近据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存储器芯片大约占了半导体交易的30%,多年来,工艺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催生越来越多高密度的各种类型存储器,如RAM(随机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和FRAM(铁电存储器)等,其中,闪存存储器即FLASH以及成为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技术的主流,在各种各样的FLASH器件中,嵌入式闪存是片上系统(SOC)的一种,在一片集成电路内同时集成逻辑电路模块和闪存电路模块,在智能卡、微控制器等产品中有广泛的用途。
在集成电路内制作逻辑电路模块和闪存电路模块的过程中,图1A~1E为现有技术中嵌入式闪存制作方法所对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A,首先将半导体衬底10按形成功能分别划分为闪存区域11和逻辑区域12,在半导体衬底10上依次形成二氧化硅层121、浮栅多晶硅层122以及第一氮化硅层123,在所述逻辑区域12内采用光刻形成浅沟槽124,如图1A~1E所示,所述闪存区域11沿Y轴剖面,所述逻辑区域12沿X轴剖面,沿Y轴剖面的所述闪存区域11中并未示出浅沟槽,但在闪存区域11内确有浅沟槽,对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参照图1B,在所述浅沟槽124内填充绝缘物,以形成浅沟槽隔离125,形成浅沟槽隔离125后,第一氮化硅层123的作用已完成,需要去除。由于去除了第一氮化硅层123,浅沟槽隔离125的表面高于浮栅多晶硅层122的表面,高度差为500A~600A;参照图1C,在浮栅多晶硅层122以及 浅沟槽隔离125上沉积第二氮化硅层126,使闪存区域11进行离子注入以及在凹槽127内形成浮栅极侧墙127’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氮化硅层126能够作为硬掩膜保护所述逻辑区域12不受影响。在逻辑区域12中,由于浅沟槽隔离125的表面高于浮栅多晶硅层122的表面,因此,覆盖在浅沟槽隔离125上的第二氮化硅比覆盖在浮栅多晶硅层122上的第二氮化硅高,高度差为500A~600A,即在逻辑区域12内第二氮化硅层126对应浮栅多晶硅的部分可以形成浅凹槽128;参照图1D,在第二氮化硅层126上沉积有源多晶硅层129,使有源多晶硅能够填充所述凹槽127,以形成源极;参照图1E,在逻辑区域12内第二氮化硅层126具有浅凹槽128,浅凹槽128内填充有500A~600A的有源多晶硅,因此采用化学机械研磨对有源多晶硅层129进行平坦化处理时,浅凹槽128内的有源多晶硅不容易去除,对逻辑区域12进行进一步制程时,采用湿法刻蚀去除第二氮化硅层126,在采用湿法刻蚀去除第二氮化硅层126的过程中,残留在浅凹槽128内的有源多晶硅会对去除第二氮化硅层126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嵌入式闪存的制作方法,以解决残余的有源多晶硅导致氮化硅层难以去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嵌入式闪存的制作方法,包括:将半导体衬底划分为闪存区域和逻辑区域,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二氧化硅层、浮栅多晶硅层以及第一氮化硅层,在所述逻辑区域和所述闪存区域内分别形成浅沟槽;在所述浅沟槽内填充绝缘物,以形成浅沟槽隔离;在所述第一氮化硅层以及所述浅沟槽隔离上形成第二氮化硅层;在所述闪存区域形成凹槽;在所述第二氮化硅层上沉积有源多晶硅层,以在所述凹槽内形成源极;采用化学机械研磨平坦化处理所述有源多晶硅层;采用湿法刻蚀去除所述第一氮化硅层和所述第二氮化硅层;去除所述逻辑区域的所述浮栅多晶硅层,在所述逻辑区域形成CMOS结构,在所述闪存区域形成字线。
进一步的,在所述凹槽侧壁上形成浮栅极侧墙,在所述浮栅极侧墙内形成源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氮化硅层的厚度为800A~900A。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氮化硅层的厚度为3700A~3800A。
进一步的,所述有源多晶硅层的厚度为1800A~1950A。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氮化硅层表面比所述浅沟槽隔离的表面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氮化硅层表面比所述浅沟槽隔离的表面高200A~250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1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