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花长效专用BB肥及其制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1020.9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0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张炎;王玲莉;李青军;孙九胜;谢永军;单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8 | 分类号: | C05G3/08;C05G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地址: | 276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花 长效 专用 bb 及其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花长效专用肥料,具体的说是一种针对新疆棉花栽培特点的棉花长效专用BB肥及其制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常规施肥技术中,氮肥普遍施用尿素、硫酸铵等速效性肥料,施入石灰性土壤后,酰胺态氮转化为铵态氮及铵态氮进一步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在碱性土壤中发生速度较快,极易发生铵分解致挥发损失或以硝酸盐形态随雨水、灌溉水淋溶损失;而所施用的磷肥,如重过磷酸钙、磷酸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在石灰性土壤中易于被土壤所吸附、固定,转化为Ca8-P、Ca10-P等水难溶性形态;棉花生产中肥料养分的供应难以吻合棉花动态需求规律,偏施氮磷肥、轻钾肥和微肥的现象比较严重,往往前期营养生长旺盛而后期早衰。因此,添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和磷素活化剂,延缓氮肥施人土壤后的转化速率,并降低磷肥的固定,同时符合棉花养分需求动态的长效专用配方肥十分必要。
目前棉花长效专用肥品种不多见,当前缓释肥料多采用化学缓释剂型、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合成型微溶态和基质复合与胶粘型的缓释肥,但大多存在生产材料昂贵,产品成本偏高,包膜工艺复杂,很难形成理想的“S”型养分控释曲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新疆棉花栽培特点的棉花长效专用BB肥及其制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棉花长效专用BB肥,包括氮、磷、钾肥,在氮、磷、钾肥基础上添加氮素抑制剂、磷素活化剂、微量元素肥料和高分子聚合物,造粒后得到棉花长效专用BB肥。
所述氮、磷、钾肥,其中氮、磷、钾肥以有效含量计,按重量分数掺混,即N∶P2O5∶K2O=1∶0.25-0.45∶0.10-0.60。所述氮素抑制剂用量为BB肥总重的0.5%-8%;其中氮抑制剂为双氰胺(DCD)、氮-吡啶(2-氯-6(三氯甲基)-吡啶)或CMP(1-氨甲酰-3-甲基吡唑)。所述磷素活化剂用量为BB肥总重的的2%-12%;其中磷素活化剂为低分子有机酸。所述低分子有机酸为柠檬酸、草酸或乙酸。所述氮素抑制剂和磷素活化剂总量占BB肥总重的0.5-20%,优选范围为8-12%。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用量为BB肥总重的0.05-2%;其中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醇。所述专用BB肥造粒颗粒粒径2-6mm,最佳范围为3.5mm-4.5mm。所述专用BB肥适用于新疆大田沟、畦灌种植的棉花。
棉花长效专用BB肥的制备方法:
1)按上述比例将BB肥中成分氮、磷、钾肥、微量元素及填料混合后粉碎,粉碎后添加氮素抑制剂和磷素活化剂使其与肥料充分混匀,而后造粒待用;
2)将高分子聚合物配制成浓度为0.1%-3%的水溶液,在步骤1)造粒后期喷入,喷入高分子聚合物用量为BB肥总重的0.05-2%,使各成分形成密度适宜且表面较为光滑的粒径2-6mm的球状颗粒。
所述步骤1)BB肥中成分粉碎至0.45mm(40目筛网)以下。所述步骤2)高分子聚合物配制成浓度为1-2%的水溶液。
其中辅料为:膨润土、粉煤灰、沸石粉;氮肥原料:以尿素为主,辅以硫酸铵、磷酸二铵;磷肥原料:磷酸一铵为主,辅以重过磷酸钙;钾肥原料:硫酸钾、氯化钾;微量元素为Fe、Mn、Zn,其中Fe选自硫酸亚铁、Mn选自硫酸锰、Zn选自硫酸锌,每种微肥以重量计,用量为BB肥总重量的0.1-0.5%。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BB肥每个颗粒为一个具有适宜棉花氮磷钾及部分微量元素养分需求的肥料单元,长效剂在肥料的溶解释放过程中减慢酰胺态氮向铵态氮、硝态氮转化及后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速度和数量,以及减少磷肥被土壤吸附的数量并激活磷素活性。
2.本发明BB肥为球状,其球状的长效掺混肥表面被无数个高分子聚合物微小颗粒所覆盖,连续的聚合物膜至少在95%肥料颗粒上存在,该结构有助于肥料物理性质的稳定性,使其在水中或土壤中能够缓慢解体释放,使氮肥释放高峰尽可能在棉花初花期-花铃期之间,而使磷肥的供应与释放相对平缓与持久,钾肥与微肥能与氮磷肥同步供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10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