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海参茶多酚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00960.6 申请日: 2011-09-28
公开(公告)号: CN102302614A 公开(公告)日: 2012-01-04
发明(设计)人: 焦健;邵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2 分类号: A61K36/82;A61K9/48;A61P3/06;A23L1/29;A61K35/56;A61K31/353
代理公司: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代理人: 贾汉生
地址: 116041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方 海参 茶多酚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来源于棘皮动物和植物的食品加工领域,同时涉及医药保健品的配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人群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因素。此外,高血脂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脂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高血脂的危害,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高血脂是引起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像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冠心病(包括心肌梗塞、心绞痛及猝死)、脑梗塞以及周围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这些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高,危害大,病情进展凶险,其死亡率约占人类总死亡率的半数左右。

高血脂病的治疗关键在于降低血脂,而今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的药物很多,虽然效果是肯定的,但副作用也很大。特别是合成药物,服用后血脂有一定的下降,但对干、肾等器官有不同程度危害。服用时要特别小心。

研究发现,海参对动物的血脂的控制有一定的作用。而茶多酚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尽管海参和茶多酚均对高血脂有抑制作用,但目前尚未看到含有这种物质的食品或药物报道和上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人类高血脂病症有着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药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海参和茶多酚对血脂的各自作用,将其复配制成一种复方胶囊。其具体步骤为:

(1)将鲜活海参经过清洗、干燥、粉碎成海参粉,粉碎粒度为200μm~100nm;

(2)取纯度≥90w%、粒度为通过80~100目筛孔的茶多酚粉;

(3)将海参粉:茶多酚粉粉按照质量比1.0∶0.5~1.0进行充分混合;

(4)将步骤3得到混合物进行精囊灌装,每囊0.2~0.6g。

本发明使用步骤(3)制得的复方海参茶多酚进行了动物药效试验证明:1.各剂量组动物的初重、中期重、末重和增重与高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复方海参粉提取物对大鼠的体重无明显影响。2.在试验高脂模型建立成功的基础上0.4、1.2g/kg剂量组的复方海参粉能使大鼠血清中TC降低,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1.2g/kg剂量组的复方海参粉能使大鼠血清中TG降低,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4.各组间血清HDL-C无差异,说明复方海参粉对HDL-C无升高作用。

本发明突出的优点在于:海参与茶多酚配伍后产生显著地抗高血脂作用。在吸收海参和茶多酚的营养的同时对动物的体重不增加、对血清中TC、TG有明显降低作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具有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病症的理想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一.复方海参茶多酚胶囊的制备

实施例1

(1)将鲜活海参经过清洗、干燥、粉碎成粉,粉碎粒度为200μm~100nm的海参粉;

(2)取纯度≥90w%、粒度为通过80~100目筛孔的茶多酚粉;

(3)将海参粉:茶多酚粉粉按照质量比1.0∶0.5进行充分混合;

(4)将步骤3得到混合物进行精囊灌装,每囊0.2~0.6g。

实施例2

(1)将鲜活海参经过清洗、干燥、粉碎成粉,粉碎粒度为200μm~100nm的海参粉;

(2)取纯度≥90w%、粒度为通过80~100目筛孔的茶多酚粉;

(3)将海参粉:茶多酚粉粉按照质量比1.0∶1.0进行充分混合;

(4)将步骤3得到混合物进行精囊灌装,每囊0.2~0.6g。

二.对动物的功能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为实施例2所制得的样品。

1.2试验动物: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50-200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09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