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双氧生物填料处理氨氮废水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0853.3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1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东;陈清后;余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2824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生物 填料 处理 废水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废水的装置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双氧生物填料处理氨氮废水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中的含氮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生活废水、工业和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水。含氮化合物在水中主要以氨态氮(NH3,NH4+)和有机氮(蛋白质、尿素、胺类化合物、蛋白质、硝基化合物等)的形式存在。
生活废水中的氮主要来源于人类日常生活当中产生的一些含氮的溶解或非溶解性物质,如肉类、碎菜、粪便等,其存在形式为氨氮和有机氮。来源于工业废水中的氮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与水直接接触含有氮的生产原料或废料流入排水中所致,除了有机氮、氨氮外,也常常含有亚硝酸氮和硝酸氮,如焦化废水、肉类加工废水等都是氮含量较高的废水。农业生产中氮污染主要来源于施肥和动物养殖,主要形式为氨氮和有机氮。
废水脱氮有多种方法,一般来说,化学法或物理化学法所需要的运行费用高,而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短程硝化反硝化(SHARON)、缺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技术的研究在近20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已应用在生产实践中。由于硝化菌的增值速度缓慢,曝气时间较短的工艺硝化速度低,而较长时间曝气则要较大投资,总氮的脱除主要依靠反硝化过程,而亚硝态氮及硝态氮无法脱氮;污水处理后的尾水中的氮主要有氨态氮和硝态氮,相对而言氨氮的危害更大,故硝化过程是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双氧生物填料处理氨氮废水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双氧生物填料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双氧生物填料处理氨氮废水的装置,由反应器、进水管、出水口和排泥口组成;反应器内由两块可调控制板隔成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三个区的底部相通;可调控制板通过调节环流间隙的大小,以控制废水在缺氧区的停留时间,在保证反硝化率的同时减少回流;进水管的入口位于缺氧区内,进水管的一端连着进水泵;缺氧区的中底部安装搅拌机,搅拌机的一端连接调压器,调压器的作用是改变搅拌机的搅拌频率,进而改变混合液的搅拌程度;与缺氧区相邻的是好氧区,好氧区的中部有球型悬浮填料,通过添加球型悬浮填料可以调节处理液的密度;好氧区的底部安装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的上游端连接转子流量计和气泵;与好氧区相邻的是沉淀区,出水口位于沉淀区的侧上方,排泥口位于沉淀区的底部;
所述好氧区的容积是缺氧区容积的1-3倍;
所述的球型悬浮填料为聚丙乙烯塑料。
一种利用上述装置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氨氮废水通过进水泵和进水管送到缺氧区,开启搅拌,使缺氧区内的氨氮废水与污泥处于均匀混合状态,此时,缺氧区和好氧区混合液的密度不同,好氧区内的混合液中含有部分气体,使得好氧区混合液的密度略小于缺氧区混合液的密度,缺氧区内经缺氧处理后的处理液即利用这个位差从可调控制板的下方自流进入好氧区;
(2)在好氧区内投放球型悬浮填料,开启曝气装置,由于曝气所形成的升流,好氧区的处理液会从可调控制板的上方进入缺氧区,缺氧区内的处理液又从可调控制板的下方自流进入好氧区,好氧区和缺氧区中的混合液循环运行;在上述过程中,大部分的污泥会在缺氧区沉淀下来,积累的污泥会通过重力的作用流向好氧区;由于沉淀区的出水堰高度是低于混合液水平面的,反应器连续不断地出水使好氧区和沉淀区之间形成了位差,好氧区的处理液夹带部分污泥即利用这个位差自流进入沉淀区;
(3)在沉淀区,泥水分离,上清液通过排水口排放;缺氧区的底部由于水的流动搅拌形成负压,沉淀区部分污泥利用这个负压自回流进入缺氧区,沉淀区剩余污泥通过沉淀区底部的排泥口周期性地排出;
步骤(2)所述球型悬浮填料的直径为25mm;
步骤(2)所述球型悬浮填料占好氧区容积的30%。
本发明的原理是:改变沉淀区远离缺氧区的传统方法,使沉淀区靠近缺氧区,从而缩短污泥回流的距离,再利用污泥比重与缺氧区中混合液比重差异合理设计沉淀区泥斗以及污泥回流的通道,使污泥向缺氧区自沉,同时改进搅拌器,充分利用曝气过程形成的升流区和降流区,将污泥吸入缺氧区,使其形成很好的轴向混合效果从而有利于实现污泥的无泵自动回流。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08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