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辊薄带连铸铸机固定辊调整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0640.0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叶长宏;周坚刚;于艳;方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D11/057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辊薄带连铸铸机 固定 调整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带连铸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双辊薄带连铸铸机固定辊调整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双辊薄带连铸典型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大包1中的熔融钢水通过水口2、中间包3以及布流器4直接浇注在一个由两个相对转动并能够快速冷却的铸辊5a、5b和侧封装置6a、6b围成的熔池7中,8为二冷装置,钢水在铸辊旋转的周向表面凝固,进而形成凝固壳并逐渐生长随后在两铸辊辊缝隙最小处(nip点)形成1-5mm厚金属薄带材11,带材11进入密闭室10中由导板9导向被夹送辊12送入轧机13中轧制成0.7-2.5mm的薄带,随后经过喷淋冷却装置14冷却,最后送入卷取机15卷取成卷。
与传统的连续铸造方法相比,薄带连铸工艺不需经过多道热轧工序,可大大简化薄带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投资。另外,由于整个的生产过程中金属的凝固时间比较短,所以薄带连铸的产品晶粒细化,材料的强度、韧性均有所提高,同时凝固速度快也有利于抑制元素的偏析。
由于直接铸轧出的带钢采用一道次或两道次热轧即可付诸应用,所以双辊薄带连铸生产的铸带表面粗糙度和板形偏差都应该得到严格控制,否则难以生产高质量的热轧带钢。
参见图2,双辊薄带连铸铸机铸机机架16为U型结构,支撑铸辊5a、5b的轴承座17、17’可在机架16的导轨18、18’上自由滑动,其中铸辊5a为固定辊,在薄带连铸浇铸过程中其安装位置不发生变化,而铸辊5b则可以相对铸辊5a前后移动调节二者之间的辊缝大小,铸辊5b称为移动辊,两个铸辊之间的位置调节通过带有位移传感器的液压缸19带动移动辊轴承座来调节。如果浇铸中心线发生偏斜,则铸带在输送至卷取机过程中会发生跑偏,严重时铸带与侧导板刮擦并卷边,无法进行卷曲和轧制,浇铸无法连续进行。在这里,平行的铸辊之间的浇铸中心线通过固定在机架上的挡块的位置来确定,具体的做法是:以固定辊轴承座压靠挡块为基准确定浇铸中心线的位置,确保固定辊轴线与铸带前进方向垂直。其后,移动辊相对于固定辊形成一定距离的辊缝,等待浇铸。
每一次更换铸辊,由于轴承座和铸辊直径不同,所以,每一次都应该对铸辊进行标定已确认平行铸辊之间的浇铸中心线。所以,上述步骤需要重复操作。由于薄带连铸铸工艺浇过程中所产生的铸轧力比较低,所以在浇铸过程中,轴承座摩擦力、轴承座与挡块之间的作用力以及液压缸、轴承座、压力传感器等部件之间的间隙可能会使检测到的铸轧力失真,需要通过一些方法和机构来保证轴承座的定位精度并提高铸轧力检测精度,以实现稳定浇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辊薄带连铸铸机固定辊调整方法和装置,保证浇铸中心线的定位精度,并提高铸轧力检测度,实现稳定浇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辊薄带连铸铸机固定辊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对应固定侧铸辊连铸机机架上设置液压缸,液压缸头部连接支撑固定侧铸辊的轴承座,在连铸机机架上液压缸的上下分别各对称设置2个连接支撑固定侧铸辊的轴承座的拉紧机构,该拉紧机构包括拉杆及其上的弹簧及相应的压盖和调节螺母;相对液压缸的固定侧铸辊的轴承座的另一侧下设置一挡块,该挡块固定于连铸机机架上,挡块与轴承座之间设压力传感器;液压缸前端设置铸轧力传感器;移动侧铸辊通过移动侧液压缸调节,位移传感器检测并记录该液压缸的动作位置,移动侧液压缸通过螺栓固定在连铸机机架中,该液压缸头部与移动辊轴承座通过法兰刚性连接;
b.浇铸作业前,固定侧液压缸推动固定侧铸辊轴承座以一定的压力压在挡块上,挡块上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并记录压靠压力数值FN=x(t),铸轧力传感器检测并记录压力数值Fy=y(t),此处压靠压力FN=x(t)是正常浇铸铸轧力的至少1;
c.利用调节螺母调节拉杆的弹簧压力,将轴承座与铸轧力传感器、液压缸压在一起,直至压力传感器数值为零,同时铸轧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值大于压靠压力FN与轴承座在导轨上最大摩擦力f之和,浇铸中心线标定完成,等待入浇铸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06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式吊扇安装架
- 下一篇:一种排风量大的发电机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