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然能量复合取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0372.2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田荣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D9/00;H02N6/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能量 复合 取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水力发电装置、太阳光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组合在一起的自然能量复合取得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即,将风力发电装置和水力发电装置组合并使所述水力发电装置的运动作为对风力发电装置进行辅助的风力辅助装置,但其并未记载在上述发电装置中组合太阳光发电装置的内容。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与本发明同样地,公开有将水力发电装置、太阳光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组合在一起的自然能量复合取得装置。由于在仅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一种的情况下不能提高利用效率,因此,该专利文献2的公知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无风或弱风的天气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能量转换复合系统,作为其解决方式,所述能量转换复合系统“由气球型太阳光发电装置和水力发电装置构成,其中所述气球型太阳光发电装置具有气球和设置于该气球表面的片状太阳能电池,所述水力发电装置具有沿所述气球的周围配置的雨水管、利用自该雨水管流下的雨水而旋转的水轮机、以及通过该水轮机的旋转进行发电的发电机”。
但是,该专利文献2的问题点在于:必须将气球放到高空;由于利用雨水,故不能充分利用水力发电装置;由于仅在气球的表面贴上片状太阳能电池,故不能提高太阳光发电装置的能力;等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48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744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希望的目的在于利用三种自然能量来谋求增大发电量。第二目的在于:即使在雨天、无风、微风等天气情况下,只要存在河流、湖水、蓄水池等水源,则至少能够有效利用水源以便能够经常或充分利用水力发电装置。第三目的在于以简单结构来谋求提高太阳光发电装置的发电能力。第四目的在于至少能够容易地将水力发电装置和太阳光发电装置进行组合。第五目的在于根据实施例对风力发电装置的起动进行辅助。
在本发明的自然能量复合取得装置中,在构成水力发电装置的箱体上竖立设置有支承柱,在该支承柱的上端部设置有球体型的太阳光发电装置,进而,在靠近支承柱的上端部的部位旋转自如地安装有风力发电装置,该风力发电装置具有:旋转反射镜,其截面为碗状或倒伞形状,将所述太阳光发电装置的下半球部分的周围包围并使太阳光照射到该太阳光发电装置;传动齿轮,其为筒状,设置在该旋转反射镜的中央部并外嵌合于所述支承柱;风力发电机,其具有与该传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且经由支承部件固定于所述支承柱。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而具有如下效果:
(a)能够利用三种自然能量谋求增大发电量。尤其是,即便在雨天、无风等天气情况下,只要存在河流、湖水、蓄水池等水源,则至少能够有效利用水源以便能够经常或充分利用水力发电装置。
(b)由于太阳光发电装置为球体型,并且风力发电装置具有截面为碗状或倒伞形状的旋转反射镜,该旋转反射镜将该太阳光发电装置的下半球部分的周围包围并使太阳光照射到该太阳光发电装置,因此,能够以简单构造来谋求提高太阳光发电装置的发电能力。
(c)第二方面的发明至少能够容易地将水力发电装置和太阳光发电装置进行组合。
(d)第三方面的发明能够利用自然能量解决第一实施方式的问题点即旋转反射镜进行旋转时的“起始风速(发电开始所需要的风速)”。
附图说明
图1至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各说明图,图7至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各说明图,其中: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概念图;
图2是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主要部分(太阳光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之间的关系)的局部简略剖面说明图;
图4是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照射形态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6是水力发电装置1的纵剖面概略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概念图;
图8是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主要部分的局部简略剖面说明图;
图10是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田荣,未经池田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0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储物瓶及与其配合的搁置盘
- 下一篇:直接跌落式装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