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粉还原含铜酸性浸出液制取海绵铜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299853.6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2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市清洪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46;C22B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机场路口***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粉 还原 酸性 浸出 制取 海绵 工艺 方法 | ||
1.铁粉还原含铜酸性浸出液制取海绵铜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参与反应的含铜酸性浸出液以30~100m3/h、铁粉以193~1260kg/H的速度加入主反应槽(1)中,在这同时起动主反应槽(1)内的搅拌器(2),使含铜酸性浸出液与铁粉混合并发生置换反应;
然后,随着主反应槽(1)中含铜酸性浸出液和铁粉的不断加入,先期加入并发生置换反应的混合液体,从主反应槽下部侧壁(11)上的混合液流出口(12)流入中间反应槽(3)中,在中间反槽(3)内的搅拌器(2)的作用下,继续发生熟化置换反应,将含铜酸性浸出液中的氧化铜彻底置换,生成含有海绵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液;
接着,在中间反应槽(3)中,发生完熟化置换反应的含有海绵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液,在随主反应槽(1)中流入中间反应槽(3)的发生过置换反应的混合液的作用下,从中间反应槽中上部侧壁(31)上的流出口(32),流入沉降槽(4)中,沉降分离成下部的海绵铜和上部的含有硫酸亚铁的尾液;
最后,沉降在沉降槽(4)下部的海绵铜通过设置在沉降槽底部的放料阀(5)放出收集,溶解有硫酸亚铁的尾液从沉降槽顶部侧壁(41)上的溢流口(42)排出,这样便完成了铁粉还原含铜酸性浸出液制取海绵铜的工艺过程,并且随着主反应槽(1)中连续不断的加入铁料和含铜酸性浸出液,使整个置换反应过程连续不断的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粉还原含铜酸性浸出液制取海绵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铜酸性浸出液与铁粉的混合液在主反应槽(1)和中间反应槽(3)内的反应时间分别为0.5~3.0h和2.0~4.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粉还原含铜酸性浸出液制取海绵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主反应槽(1)和中间反应槽(3)内的搅拌器(2)为电动搅拌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粉还原含铜酸性浸出液制取海绵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动搅拌器在主反应槽(1)和中间反应槽(3)内的搅拌速度分别为10~200rpm和5~100r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粉还原含铜酸性浸出液制取海绵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铜酸性浸出液与铁料在中间反应槽(3)内进行熟化置换反应的过程中,每间隔一定的时间从沉降槽顶部侧壁(41)的溢流口(42)中提取流出的尾液进行化验,当尾液中的铜离子的含量超过规定值时,起动进口端(61)与中间反应槽(3)的底部连通,出口端(62)与主反应槽(1)的侧壁连通的内循环系统(6),使铜离子含量超过规定值的中间反应槽(3)内的混合液在主反应槽(1)和中间反应槽(3)之间反复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粉还原含铜酸性浸出液制取海绵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次取样的时间隔为0.5~5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粉还原含铜酸性浸出液制取海绵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内循环系统(6)由泥浆泵(63)构成,泥浆泵(63)的进口端构成内循环系统的进口端(61),出口端构成内循环系统的出口端(6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粉还原含铜酸性浸出液制取海绵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参加反应的含铜酸性浸出液中,铜离子的含量为3~15g/l、酸碱度PH值为0.5~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粉还原含铜酸性浸出液制取海绵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铜酸性浸出液与铁粉发生置换反应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设置在主反应槽(1)和中间应槽(3)顶部的管道(7)导出主反应槽(1)和中间应槽(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铁粉还原含铜酸性浸出液制取海绵铜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参与反应的铁粉的含铁量为9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市清洪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市清洪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98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