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影像处理系统及影像边界补偿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99809.5 | 申请日: | 201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7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孙维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6T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影像 处理 系统 边界 补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像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影像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符合重现自然影像的需求,影像显示技术已经逐渐从二维影像提升到三维影像。早在欧几里德、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人们已经注意到,虽然人类的两只眼睛会接收到不同的影像,然而人类却不会发生双重影像的问题。经过大量的动物和人体试验,已经证实人类大脑有能力替所接收到不同角度的左眼和右眼影像产生深度,来形成立体影像视觉。
由于人类的左眼和右眼会接收不同角度的影像,而人类双眼具有视差现象,所以可以产生三维视觉,也就是说人类大脑可合并不同角度的影像来重现三维影像。三维影像显示技术包括立体形式(Stereoscopic From)与自动立体形式(Auto-Stereoscopic From)。立体形式的显示技术会使用户感到不舒服因此比较不受欢迎。另一方面,自动立体形式则越来越受欢迎。
图1绘示一三维影像的例子,其是利用右眼影像与左眼影像来产生三维影像。正如你所看到的,首先会分析二维影像(平面)来获取深度信息,然后以深度影像绘图方法(Depth-Image-Based Rendering;DIBR)来处理二维的右眼影像与左眼影像。此外,右眼影像或左眼影像的扫描线会依据深度信息来移动一定的量,来创建影像的深度。
然而,由于扫描线的移动,右眼影像或左眼影像的边界区域会被破坏,这将破坏整个三维影像的品质。因此需要一个新的方法和装置来补偿影像的边界区域,完整地重现三维影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影像边界补偿方法,能够补偿影像的边界地区,使三维影像更为完整。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影像边界补偿方法使一影像当中的每一扫描线移动相对应的一线位移量,此影像边界的补偿方法是决定影像的一边界区域,将位于边界区域内的一扫描线中的每一像素由一原始位置移动至边界区域内的一新位置,其中是依据边界区域的宽度、原始位置,以及线位移量,来决定该新位置。接着再依据移动后的像素,在扫描线当中插入至少一置入像素,以产生一补偿影像。
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影像处理系统,能够补偿影像的边界地区,使三维影像更为完整。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影像处理系统是补偿一影像的边界,其中影像当中的每一扫描线是移动相对应的一线位移量,此影像处理系统含有一边界检测器、一边界补偿器以及一像素插入装置。边界检测器决定影像的一边界区域,边界补偿器以在边界区域之内,将各条扫描线中的各个像素由一原始位置移动至一新位置,其中是依据边界区域的宽度、原始位置,以及线位移量,来决定新位置。像素插入装置依据移动后的像素,在扫描线当中插入至少一置入像素,来产生一补偿影像。
以上实施例的影像边界补偿方法以及影像处理系统,是在扫描线移动之后,对右眼影像或是左眼影像的边界区域进行补偿,使得三维影像更为完整。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说明如下:
图1绘示一三维影像示意图。
图2A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含有原始扫描线与移动后扫描线的右眼影像与左眼影像的示意图。
图2B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影像边界补偿方法的流程图。
图2C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扫描线上像素的示意图。
图3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影像处理系统的方块图。
附图符号说明
201:左眼影像
203:右眼影像
205~209:步骤
300:影像处理系统
301:原始影像
303:边界检测器
305:边界补偿器
307:像素插入装置
309:补偿影像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照图2A、图2B,以及图2C,其中,图2A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含有原始扫描线与移动后扫描线的右眼影像与左眼影像的示意图,图2B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影像边界补偿方法的流程图,图2C则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扫描线上像素的示意图。
在图2A当中,人类的左眼所接收到的为左眼影像201,右眼所接收到的则为右眼影像203。进一步地,左眼影像201的原始扫描线会往右移动一段线位移量(Line Shift Amount),右眼影像203的原始扫描线会往左移动一段线位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承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98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