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锅炉烟气脱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9647.5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3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蒋远华;杨晓勤;蒋向阳;鲁强;张道红;何原;武丽华;杨敦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2407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锅炉 烟气 脱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燃烧锅炉烟气脱硫方法。
背景技术
烟气脱硫的基本原理是用碱性物质吸收酸性的二氧化硫。目前烟气脱硫技术根据脱硫反应物和脱硫产物的存在状态可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湿法脱硫技术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镁法、氨法、海水法等;干法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增湿灰循环烟气脱硫技术(NID)、电子束法等;半干法主要包括循环悬浮式半干法、喷雾干燥、炉内喷钙/增湿活化脱硫技术等。
石灰石-石膏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比较广泛的工艺,约占全部烟气脱硫装置的90%以上,其特点是工艺成熟,吸收剂来源广泛,但该工艺对煤种适应性不强,同时其副产物处置较为困难,运行成本也偏高;循环流化床和NID工艺通常适用于中小机组和老机组改造,目前单机最大容量为300MW,但需要使用高活性的石灰,吸收剂不易获得,在SO2浓度较高时,其脱硫效率不能保证;而电子束法目前尚不成熟;海水脱硫工艺仅适用于沿海地区的燃用中低硫煤的电厂;镁法脱硫工艺较为成熟,脱硫效率有保障,但其吸收剂价格较高,同时副产物回收困难。因此发明一种新的烟气脱硫方法非常有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烟气脱硫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燃烧锅炉烟气脱硫方法,它具有脱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可回收二氧化硫能满足循环经济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通过锅炉引风机将烟气输入脱硫塔,将氨水通过脱硫塔底部喷入,烟气经过氨水洗涤降温吸收SO2,除雾后的净烟气通过塔顶湿烟囱排放,氨水吸收了烟气中SO2形成的亚硫酸铵,被从脱硫塔底部鼓入的空气氧化成硫酸铵,硫酸铵溶液使烟气温度降低的同时,自身得到浓缩,并得到固含量5-15%硫酸铵浆液,固含量为5-15%的浆液经硫酸铵排出泵送至硫酸铵工序,经旋流器脱水后形成固含量40%的硫酸铵浆液,固含量40%的硫酸铵浆液进入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形成含水4%的湿硫酸铵,旋流器及离心机母液均返回吸收塔,含水4%的湿硫酸铵经干燥机干燥,得到水分<1%的硫酸铵产品。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液氨或氨水为原料脱除烟气中的SO2、NOx,副产硫酸铵化肥,变废为宝。
2、本发明脱硫液气比比普通的湿式钙法低很多,这极大的降低了循环泵的能耗和烟气系统的阻力,大大降低了项目的投资及运行费用。较石灰石-石膏法节能40%以上。
3、本发明具有脱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可资源化回收二氧化硫满足循环经济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工艺流程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通过锅炉引风机将烟气输入脱硫塔,将氨水通过脱硫塔底部喷入,烟气经过氨水洗涤降温吸收SO2,除雾后的净烟气通过塔顶湿烟囱排放,氨水吸收了烟气中SO2形成的亚硫酸铵,被从脱硫塔底部鼓入的空气氧化成硫酸铵,硫酸铵溶液使烟气温度降低的同时,自身得到浓缩,并得到固含量5-15%硫酸铵浆液,固含量为5-15%的浆液经硫酸铵排出泵送至硫酸铵工序,经旋流器脱水后形成固含量40%的硫酸铵浆液,固含量40%的硫酸铵浆液进入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形成含水4%的湿硫酸铵,旋流器及离心机母液均返回吸收塔,含水4%的湿硫酸铵经干燥机干燥,得到水分<1%的硫酸铵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9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