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99505.9 | 申请日: | 201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3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肖田;王晓华;孙吉书;熊文胜;靳灿章;李海舢;严西华;董刚;杨春风;徐青;李洪亮;候志峰;徐桂兴;熊军;郑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 地址: | 30005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交通 柔性 基层 沥青路面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析沥青路面承受的交通量和交通组成情况获取车辆轴载分布,通过所述车辆轴载分布获取最大轴载;
(2)判断所述最大轴载是否属于重载交通,如果是,同时执行步骤(3)和步骤(4);如果否,流程结束;
(3)根据重载交通现场实测得到的不同轴载作用下的实际弯沉值,经过分析计算,得到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轴载换算关系式;
(4)对重载交通条件下沥青路面材料和土基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试验,获取沥青路面材料的应力与变形特性以及疲劳特性;
(5)获取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材料、交通荷载与土基的设计参数;
(6)重载交通条件下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受力特性分析;
(7)初拟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8)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各结构层厚度;
(9)根据所述各结构层厚度和所述重载交通条件下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受力特性分析,计算所述初拟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各结构层层底拉应力和路面极限承载力;
(10)判断所述各结构层层底拉应力和所述路面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要求,如果是,执行步骤(11);如果否,重新执行步骤(7);
(11)修改或优化所述初拟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确定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流程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所述根据重载交通现场实测得到的不同轴载作用下的实际弯沉值,经过分析计算,得到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轴载换算关系式;
1)通过对重载交通现场的实际弯沉值进行检测,获取不同轴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路表弯沉值;
2)通过分析轴载对路表弯沉值的影响,获取弯沉比系数b与轴载P的函数关系式;
P为轴载(KN);b为弯沉比系数;
3)建立基于实测弯沉等效的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轴载换算关系式;
Pi为换算轴载(KN);PS为标准轴载,PS=100KN;Ni为换算轴载的作用次数;NS当量轴次;
4)根据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轴载换算关系式对轴载进行换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所述各结构层层底拉应力都小于本层材料的设计抗拉强度值,并且路面极限承载力大于最大轴载,则直接采用所述初拟的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如果所述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某一结构层层底拉应力大于本层材料的设计抗拉强度值或路面极限承载力小于最大轴载,则重新执行步骤(7),增大结构层厚度或改用其它结构层材料;
如果所述重载交通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所述各结构层层底拉应力小于本层材料的设计抗拉强度值的75%,同时路面极限承载力大于最大轴载的1.3倍,则重新执行步骤(7),减小某一层或多层的结构层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95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