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7902.2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6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夏光辉;张治平;钟瑞兴;蒋楠;谢蓉;蒋彩云;傅鹏;闫秀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6 | 分类号: | F04D25/06;F04D29/42;F04D2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离心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领域的离心压缩机通常采用定频交流电机或变频交流电机,并通过增速齿轮将转速提高到设计转速以便带动压缩机的叶轮旋转,使高速旋转的叶轮对来流气体做功,从而提高气体压力。
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压缩机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使用了增速齿轮,因而增加了离心压缩机的机械损失,从而增大了离心压缩机的功耗,影响了离心压缩机机组的性能;(2)增速齿轮的存在大大增大了离心压缩机的外形结构,使得离心压缩机的箱体显得庞大、笨重,成本也随之增加;(3)由于离心压缩机的转速很高,增速齿轮的增速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现有技术中的离心压缩机的噪音为93分贝左右,因此,需要额外增加隔音措施,导致工程成本增加;(4)现有技术中的离心压缩机所用电机为三相异步电机,电机效率最高为94%左右,若想在此电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效,难度非常大;(5)现有技术中的离心压缩机的变频属低转速变频范畴,即采用在普通的三相异步电机上增加变频器方式,此方式相对于定频方式虽然可以提高部分负荷性能,但由于增速齿轮的存在会造成机械传动损失,特别在部分负荷时比较明显,因此部分负荷性能提升空间也受到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离心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离心压缩机的机械损失、噪音大、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离心压缩机,包括:电机,电机包括筒体、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筒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设置在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压缩机,第一压缩机安装在电机的第一输出端;第二压缩机,第二压缩机安装在电机的第二输出端;第一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二压缩机的入口连通。
进一步地,筒体上一体地设置有中间流道,第一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二压缩机的入口通过中间流道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压缩机的壳体上设置有补气通道。
进一步地,筒体的外部独立地设置有中间流道,第一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二压缩机的入口通过中间流道连接。
进一步地,中间流道上设置有补气通道。
进一步地,在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入口处还分别设置有用于调节流量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第一压缩机包括第一叶轮、第一基座和与第一基座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一基座通过第一基座的第一侧壁设置在筒体的第一端;第一输出端的自由端穿过第一侧壁上的轴孔,第一叶轮安装在第一输出端上。
进一步地,第一输出端与轴孔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
进一步地,第一叶轮是闭式叶轮或开式叶轮。
进一步地,第二压缩机包括第二叶轮、第二基座和与第二基座连接的第二壳体,第二基座通过第二基座的第一侧壁设置在筒体的第二端;第二输出端的自由端穿过第一侧壁上的轴孔,第二叶轮安装在第二输出端上。
进一步地,第二输出端与轴孔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
进一步地,第二叶轮是闭式叶轮或开式叶轮。
进一步地,电机是直流变频电机。
本发明通过电机直接带动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叶轮高速旋转,因此省掉了现有技术中的离心压缩机的齿轮增速结构,从而使得本发明具有整体外形小、重量轻的特点,同时也避免了齿轮增速结构在传动过程中带来的机械损失和噪音,可省去为降噪而设置的隔音装置,从而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具有外置式结构的离心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具有内置式结构的离心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闭式叶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意性示出了开式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7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维线性空心导流叶片
- 下一篇:一种制浆造纸用膜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