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秋海棠的培育和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7772.2 | 申请日: | 2011-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2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管开云;李景秀;李爱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4 | 分类号: | A01H1/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马晓青 |
地址: | 650204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秋海棠 培育 栽培 方法 | ||
1.秋海棠‘银娇’的培育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方法是采用人工授粉方法,以厚叶秋海棠Begonia diyadis Irmsch.作为母本,‘白王’秋海棠B.‘White King’作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其后代单株经自花授粉,从F2代群体中选育而成,然后测定亲本及子代染色体数目;所述的栽培方法是将上述培育步骤得到的‘银娇’品种在温度为15-25℃、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富含有机质、透气、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中栽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海棠‘银娇’的培育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方法是以厚叶秋海棠作为母本,‘白王’秋海棠作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去掉母本植株的雄花、采取父本植株的雄花花粉轻轻撒落于母本雌花柱头,授粉在上午9-10点进行,各杂交组合重复授粉2-3次;从母本植株上采获F1代杂交果实进行种子实生繁殖,将栽培F1代植株自交后,获得F2代种子播种育苗,从F2代群体中选育出叶片大型、厚肉质、长卵状椭圆形、叶片整体被银绿色斑纹的品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海棠‘银娇’的培育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方法中土壤灌水从叶下部喷入,植株开花期给予斜射光照,增施磷钾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海棠‘银娇’的培育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方法中,‘银娇’秋海棠栽培采用分株、叶扦插、离体组织培养营养繁殖,或用人工辅助授粉获得果实进行播种育苗;所述叶插用整叶片平插或带柄叶插或含脉叶插;扦插基质用珍珠岩,或加入少量腐叶土;播种基质用天然高山黑钙土、筛细的腐殖质土,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在18-22℃,不需要光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海棠‘银娇’的培育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方法中,测定亲本及子代染色体数目以根尖作为实验材料,采用0.002M 8-羟基喹晽溶液预处理6-7小时,FAA(冰醋酸∶99.5%乙醇=1∶3)固定22-23小时,1N盐酸、60℃水浴加热条件下解离5分钟,1%醋酸地衣红染色15-16小时后压片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77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住通信设备和重置通信设备的锁密钥
- 下一篇:一种感应式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