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告警事件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7538.X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7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龙;胡振兴;李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郭放;许伟群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告警 事件 处理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告警事件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实现人、设备与系统间智能互连的物联网已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其目的是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有一类应用为紧急预警,包括前方事故预警和前方道路通行预警等等,此类应用要求端到端时延在百毫秒级别,以使更多的车辆实施避险,提高出行安全,减免生命及财产损失。
而短距离通信技术方面,现有蜂窝通信系统具有无缝覆盖、布设方便等诸多优势,但是,由于其端到端延迟达到以秒计的级别,无法满足紧急业务的通信时延需求;同时,发送信息要经历的节点较多,因此信令交互也多,因而当物联网设备大规模地执行周期上报时,还存在因信令交互过多所导致的系统超负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告警事件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缩短通信延时、降低系统负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告警事件处理的方法,包括:第一基站eNB获取用户终端UE上报的告警事件EM信息;所述第一eNB向需要进行EM通知的至少一个eNB发送包含所述EM信息的EM通知,以使得所述至少一个eNB向所述至少一个eNB下的UE发送所述EM通知;所述第一eNB向所述第一eNB下的UE发送包含所述EM信息的所述EM通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告警事件处理的方法,包括:至少一个基站eNB接收包含告警事件EM信息的EM通知,所述EM信息为所述第一eNB从用户终端UE上报的EM信息中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eNB向属于所述至少一个eNB的UE发送所述包含EM事件的EM通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告警事件处理的方法,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包含EM信息的EM通知;所述MME接收到包含EM信息的EM通知后,向至少一个eNB发送所述包含EM信息的所述EM通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告警事件处理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UE上报的告警事件EM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需要进行EM通知的至少一个eNB发送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包含所述EM信息的EM通知;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eNB下的UE发送包含所述EM信息的所述EM通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告警事件处理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包含告警事件EM信息的EM通知,所述EM信息为所述第一eNB从用户终端UE上报的EM信息中获取的;发送模块,用于向属于所述至少一个eNB的UE发送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包含EM事件的EM通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告警事件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包含EM信息的EM通知;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包含所述EM信息的所述EM通知后,向至少一个eNB发送所述包含EM信息的所述EM通知。
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通过将eNB或MME作为转发点,将UE上报的EM事件通知给需要进行EM事件通知的UE所属的eNB,然后各eNB再将所述EM事件通知给相应的UE,相对于现有呼叫过程减少了EM通知过程中所经历的节点,从而缩短了紧急状况下告警事件处理的信令交互流程,进而极大地缩短了蜂窝网通信系统的通信时延,并且大大降低了系统负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实现告警事件处理的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以MME为转发点实现告警事件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以eNB为转发点实现告警事件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实现告警事件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告警事件处理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告警事件处理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告警事件处理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75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