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重平衡机构以及双臂架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6211.0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0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詹纯新;刘权;林新;高一平;张玉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72 | 分类号: | B66C2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李翔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重 平衡 机构 以及 双臂 架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重平衡机构,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双臂架的配重平衡机构,以及包括该配重平衡机构的双臂架起重机。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大起重重量,需要设计生产出超大型的起重机,这种超大型起重机通常为履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是一种进行物料起重、运输、装卸和安装等作业的流动式起重机,是装卸设备中最重要的主力起重机之一。这种起重机具有起重量大,接地比压小,臂架有多种组合方式以及可带载行走等优点,因此广泛地应用于水利、电力、石油化工、港口和桥梁等大型建设工程。
为了充分发挥大型起重机的臂架性能,可在原有的起重机基础上增加配重平衡装置。通常是在桅杆(人字架)与臂架之间安装有臂架式超起桅杆,以改善臂架与拉索的几何关系,同时超起桅杆与配重平衡装置相连,以增加整机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起重机的性能。
超大型履带起重机,特别是3000吨级履带起重机,为保证结构强度和运输要求,其臂架系统基本都采用双臂架结构形式,因此,其超起桅杆对应地也设计为双臂架结构形式,如何连接配重平衡装置与超起桅杆、并使受力得到均衡分布对起重机的性能具有很大影响。
通常,配重平衡装置有两种常用形式:一种是拖车式配重平衡装置,将所有配重放在一个配重小车上,整机的稳定性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工况变化的实现简单,配重小车可以在地面上与主机同步行走或回转;另一种是悬浮式配重平衡装置,超起配重在作业过程中要离地,否则主机不能进行行走及回转作业。
一般情况下,拖车式配重平衡装置对地面的要求较高,地面至少需要能够满足配重小车的行走,这种拖车式配重平衡装置适用于造船厂这种地面情况较好的作业场所,当然拖车式配重平衡装置也可以当做悬浮式的使用。悬浮式配重平衡装置只要求停放配重的地面平整度及强度能够满足。但是使用悬浮式配重平衡装置时,起重量和工作幅度要与配重重量和配重幅度匹配,这样才能够保证配重离地以进行行走或回转等作业。
图1所示为一种拖车式和悬浮式相结合的配重平衡装置。如图1所示,通过水平悬架与拉板将配重与桅杆相连,水平悬架的受力点为3个,两端为悬浮配重受力点,中间为配重小车受力点,再通过4根拉板将3个受力点所受力汇聚为2点,但其连接部位均不能起到平衡受力的作用,因此没有自动调节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重平衡装置,该配重平衡装置能够自动地调节使得起重机的双臂架受力平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双臂架的配重平衡机构,其中,所述配重平衡机构包括配重底座和一级平衡梁,其中所述一级平衡梁的中间连接点与所述配重底座铰接,相对于该中间连接点对称分布的两侧连接点分别与所述起重机的双臂架铰接。
优选地,所述配重底座为具有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一级平衡梁设置在所述配重底座之中。
优选地,所述一级平衡梁的两侧连接点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起重机的双臂架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一级平衡梁和所述起重机的双臂架铰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拉板,该拉板的一端与所述一级平衡梁的两侧连接点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起重机的双臂架铰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二级平衡梁,拉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二级平衡梁连接到一级平衡梁的两侧连接点和所述起重机的双臂架。
优选地,所述拉板为两个,所述二级平衡梁的中间连接点与所述一级平衡梁铰接,相对于该中间连接点对称分布的两侧连接点分别于两个所述拉板铰接。
优选地,设置在所述配重底座上的配重块之间具有安装间隙,所述连接机构穿过所述安装间隙设置。
优选地,所述一级平衡梁为等腰三角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二级平衡梁为等腰三角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配重底座通过回转平台设置在履带式底盘上。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臂架起重机,包括带有双臂架的前车和带有配重平衡机构的后车,前车和后车之间通过连接架连接,其中,所述后车的配重平衡机构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的配重平衡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配重平衡机构能够将配重力传递至臂架,并且配重底座和起重机双臂架之间的各连接件之间都通过只有一个转动自由度的铰接点连接,在两个臂架受力不均时各连接件能够绕铰接点相对旋转直至两个臂架受力平衡,从而起到自动调节受力平衡的作用。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6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杆组合桩及成桩工法
- 下一篇:基于LTE的多播单频网的拆分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