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防腐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5034.4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付大海;王军;左禹;韩忠智;裘达夫;鞠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91872部队上海研究室 |
主分类号: | C25D15/00 | 分类号: | C25D15/00;C25D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防腐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表面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铝合金防腐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导电导热能力强、力学性能优异和可加工性能好等一系列优点。铝合金不仅在国防工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航空航天造船工业的重要材料,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包括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电子仪表、建筑业、发动机、散热器以及日用工业品等各行各业中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铝合金在使用环境如海洋性环境、含工业气体、燃料气体、盐分和尘埃的大气中,特别是有Cl-存在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点腐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等形式的破坏。为了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能,各国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许多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
目前铝合金通常采用的防护方法可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即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几十微米厚的阳极氧化膜,但由于阳极氧化工艺耗能大,而且电解质溶液污染严重,难以处理,使用其应用受到限制;第二类是化学转化膜,即将铝试件浸泡在一定组成的溶液中,在一定的温度下依靠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化学转化膜,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是铬酸盐化学氧化,但铬酸盐是一种致癌的毒性物质,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已提出限制使用铬酸盐和其它含铬酸盐化合物;第三类为有机涂层,即在铝合金表面涂覆一层有机涂层,以改善铝合金的外观和物理化学性能。
研制无铬、有效、价格低、环境友好的铬酸盐的替代品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随着阳极型缓蚀剂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替代传统铝合金防护处理新方法的研究,稀土转化膜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开始将稀土用在铝合金表面防腐技术上。
稀土转化膜成膜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各种成膜工艺进行了大量改进,膜的性能也得到了提高。目前稀土转化膜技术主要是浸泡处理,这种工艺操作简单、易于维护;但是它的弊端在于,长期浸泡工艺处理时间太长,所形成的膜层较薄且与基体的附着力较差。经过各国的学者长期的探索研究发现,浸泡溶液中加入强氧化剂,如H2O2、KMnO4、(NH4)2S2O8等强氧化物,使成膜速率大大提高,处理时间大为缩短,同时处理溶液温度也不高,有的可在室温下应用。国内外对这类工艺的研究也最多,但由于强氧化剂的存在使得处理工艺的稳定性较差。
为了解决稀土转化膜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创造性地采用电刷镀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制备稀土-纳米TiO2复合膜层。这种处理工艺防腐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可以进行常温施镀,同时还能满足大型设备电刷镀防腐层需要。开发的铝合金表面稀土-纳米TiO2复合膜处理工艺简单,溶液环保无污染,不含强氧化剂,制备的稀土复合膜层表面美观呈淡黄色、且均匀致密,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此工艺采用电刷镀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制备稀土纳米氧化钛复合膜,此膜层具有优异的耐Cl-腐蚀性能,而且操作工艺简单方便,技术成本低廉,环保性能好。
本发明的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铝合金防腐处理工艺,包括表面前处理和电刷镀步骤,其特征在于:在铝合金表面电刷镀稀土纳米氧化钛复合膜层,电刷镀镀液中加入了纳米颗粒,且不含强氧化剂。
所述电刷镀镀液由以下成分组成:硝酸铈20~60 g/L、氟化钠0.1~0.3 g/L、纳米氧化钛2~8 g/L。
所述电刷镀镀液由以下成分组成:硝酸铈20g/L、氟化钠0.1g/L、纳米氧化钛2g/L。
所述电刷镀镀液由以下成分组成:硝酸铈40g/L、氟化钠0.2g/L、纳米氧化钛4g/L。
所述电刷镀镀液由以下成分组成:硝酸铈60g/L、氟化钠0.3g/L、纳米氧化钛8g/L。
所述工艺的工艺参数如下:电压为5V~6V,镀笔作阳极,工件作阴极,电刷镀时间为3 min,镀笔相对工件速度为9~12 m/min,温度为常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1872部队上海研究室,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91872部队上海研究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50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容器的环缝焊接工艺
- 下一篇:汽车空调模具环切刀的加工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