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部等速力量测试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4972.2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9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高维纬;胡扬;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体育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22 | 分类号: | A61B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蔡勤增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部 等速 力量 测试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医疗康复、运动训练等领域进行等速力量测试、治疗的器具,尤其是与等速力量测试仪配套使用的颈部等速力量测试用组件。
背景技术
等速肌力测试、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在运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等速训练作为提高运动员的肌力、爆发力和耐力以及股体损伤后关节肌肉康复是很重要的一种手段,而通过等速肌力测试测得的肌力则普遍用来作为运动员肌肉系统的机能状态和运动损伤的治疗效果评定的一种客观指标。但是目前的相关设备中均没有用于对颈部肌肉群进行等速肌力测试的功能,也没有用于颈部肌肉群的康复训练的等速运动设备,特别是能够适用于颈部前倾、后仰、左倾、右倾等各种运动状态的等速测试设备,给对颈部肌肉群进行评价、训练和康复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部等速力量测试用组件,能够与被测人体紧密配合,实现力矩的准确捕获和高效传递,与等速力量测试仪配合使用,不仅能准确测试颈部肌肉群的肌力,且能够对颈部肌肉进行效果良好的等速训练和康复治疗。
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
一种颈部等速力量测试用组件,与等速力量测试仪配合使用,包括:用于控制被测人体颈部进行等速运动的颈部适配器,所述颈部适配器包括与所述等速力量测试仪的机头接口固定连接用于输入/输出力矩的力矩传递支架和与所述力矩传递支架固定连接用于固定被测人体颈部以使被测人体颈部与其联动的颈部固定支架。
所述颈部适配器还包括或不包括用于固定被测人体头部使头部随颈部的运动而自然运动的头环式或头盔式头部固定装置,所述头部固定装置与所述力矩传递支架固定连接,并设于所述颈部固定支架的上方。
较优地,所述颈部固定支架包括П形水平调整支架,所述П形水平调整支架包括一个水平主支架梁和两个水平侧支架臂,所述两个水平侧支架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水平主支架梁固定连接。
所述力矩传递支架为L形支架或F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的水平支架臂与所述П形水平调整支架的水平主支架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L形支架的竖直支架臂作为所述力矩传递支架的与所述机头接口固定连接的接口零件;所述F形支架的位于上方的第一水平支架臂与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第二水平支架臂与所述П形水平调整支架的水平主支架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F形支架的竖直支架臂作为所述力矩传递支架的与所述机头接口固定连接的接口零件。
较优地,所述颈部固定支架还包括或不包括与所述П形水平调整支架的两个水平侧支架臂的自由端连接的第四水平支架臂,所述第四水平支架臂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水平侧支架臂的自由端铰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水平侧支架臂的自由端扣合。
上述任一一种所述的颈部等速力量测试用组件,优选地,所述П形水平调整支架的至少一个所述水平侧支架臂在所述水平主支架梁上的固定位置为可调的。
优选地,所述水平侧支架臂与所述水平主支架梁固定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套接在所述水平主支架梁上,所述水平侧支架臂可随所述滑套在所述水平主支架梁上滑动,所述滑套可以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水平主支架梁固定连接,以根据需要调整所述水平侧支架臂在所述水平主支架梁上的固定位置。
所述水平主支架梁上设有或不设有定位标尺。
优选地,所述水平主支架梁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紧固螺钉相配合的螺纹孔或光孔,所述滑套上设有光孔或所述紧固螺钉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紧固螺钉穿过所述滑套或水平主支架梁上的光孔旋入所述水平主支架梁或滑套上的螺纹孔实现所述滑套与水平主支架梁间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上述任一一种所述的颈部等速力量测试用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被测人体肩部的运动以避免肩部的运动影响颈部运动的肩部固定装置,所述肩部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于被测人体的腋窝下用于支撑肩部的肩部支撑件和用于根据被测人体的形体尺寸对所述肩部支撑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定位的调整定位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体育大学,未经北京体育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4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