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或电容器的负极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4508.3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4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泰;杨玉勋;贾远东;周亮;吕小钢;王灏增;李建颖;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国泰之光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G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塘沽区津汉公路13888号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电容器 极板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或者电容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池或电容器的负极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新能源建设的逐步推进,新能源的研究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尤其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引起各国的重视。对于电池或者电容器技术,其活性物质形成的负极板密度对电池或者电容器的放电性能及内阻影响比较大。极板密度太大虽然能提高容量,但由于其吸收的电解液量少,内阻相应提高,放电电压平台低,导致功率密度降低;而太小的极板密度虽然能增加电解液量,但由于降低了极板活性物质的填充量,产品的比容量就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所以选择极板合适的填充密度以及负极板的基体形式是极为重要的。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同的公开专利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池或电容器的负极板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作的负极板,其比容量较高、内阻较低且具有高功率特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或电容器负极板的制备方法,所述负极板采用泡沫镍做基体,通过极板自动生产线将浆料填充进去,烘干、裁片后制成负极板,具体步骤是:
(1)使用极板自动生产线将泡沫镍预压至所需厚度后,在其一侧边的正反面上对称粘贴一层高温胶带,使制作出的极板在一侧留出8~10mm的空白基体以便与极耳连接;
(2)将配好的负极浆料导入浆槽中,贴好高温胶带的泡沫镍通过浆槽,使浆料均匀填充至泡沫镍的孔隙中,并将泡沫镍表面刮平;
(3)浸有负极浆料的泡沫镍采用五段控温法进行烘干,每段的温度控制均不超过150度,由此烘干已填充浆料的泡沫镍极板;
(4)在第三段烘干与第四段烘干中间,在半干的极板涂上一层常规修饰液,然后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烘干;
(5)将烘干的泡沫镍极板除去高温胶带,用对辊机滚压至所需厚度;
(6)将压好的泡沫镍极板按照一定的尺寸裁片,制成负极板。
而且,所述五段控温法的温度控制区域分别为80-100℃、90-130℃、100-140℃、110-150℃、120-150℃,速度控制在1-2米/分钟。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直径500-600mm的精密液压对辊机,通过反复调整滚压出不同厚度的极板,精确测量试验极板的留液量与压实密度的关系,较好地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极板填充密度并将其误差率控制在±0.02g/cm3范围内,使极板密度和厚度保持一致性,既确保了负极板比容量的提高,内阻降到最低,同时也提高了负极板的高功率特性。
2、本发明负极均采用泡沫镍基体,是在此类产品中初次应用,根据各类材料的作用优化负极配方以提高负极板容量和高功率充放电性能,解决各类装备长距离续驶能量储存、大电流启动和运行等关键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一种电池或电容器负极板的制备方法,该负极板采用泡沫镍做基体,通过极板自动生产线将浆料填充进去,烘干、裁片后制成负极板。
需要说明的是:极板自动生产线为外购设备。
具体制备方法的步骤是:
1、将泡沫镍预压至所需厚度后,在其一侧边的正反面上对称粘贴一层高温胶带,以保证在制作出的极板能在一侧留出8~10mm的空白基体以便与极耳连接;
2、将配好的负极浆料导入浆槽中,贴好高温胶带的泡沫镍通过浆槽,使浆料均匀的填充至泡沫镍的孔隙中,并将泡沫镍表面刮平;
3、烘干炉五段控温法的温度控制区域分别为80-100℃、90-130℃、100-140℃、110-150℃、120-150℃,每段的温度控制均不超过150度,速度控制在1-2米/分钟,由此烘干已填充浆料的泡沫镍极板;
4、在第三段烘干与第四段烘干中间,在半干的极板涂上一层常规修饰液,然后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烘干;
5、将烘干的泡沫镍极板除去高温胶带,用采用直径500-600mm的精密液压对辊机滚压至所需厚度;
6、将压好的泡沫镍极板按照一定的尺寸裁片,制成负极板。
本负极板所制成的超级电容器检测结果见下表:
检测单位:信息产业部化学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国泰之光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国泰之光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45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门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该冰箱门的冰箱
- 下一篇:一种梨脆片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