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紧凑型玉米收获割台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4475.2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0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昀;任延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49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紧凑型 玉米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高速收获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紧凑,对倒伏玉米适应性更强、高速收获玉米和可在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和悬挂式玉米收获机之间通用的紧凑型玉米收获割台。
背景技术
一般玉米收获机的割台由于摘穗单元的结构限制,使得现有收获机的摘穗速度普遍较低并且对玉米秸秆出现倒伏的工作环境适应较差,在工作过程中也存在果穗损伤率较高等缺陷,并且玉米割台与玉米茎秆切碎还田装置各自独立使用,切碎装置采用独立喂入机构,不仅使得切碎装置结构复杂,工作性能不稳定,易出现茎秆阻塞和轮胎碾压秸秆造成的秸秆无法捡拾被粉碎以及还田机打土严重耗工大、刀片损坏快等问题,也使割台重量增加,安装体积较大,不仅影响收获机械的稳定性,更使得在进行玉米收获作业时限制了割台的最低作业高度和留茬高度的调整范围。
现存的各种悬挂式玉米收获机与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的割台由于果穗收集装置的接口等装置的不同使得两种类型的玉米收获机割台无法通用,提高了玉米收获机割台生产维护成本,降低了维修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型,采用玉米摘穗单元与切碎单元组合设计,能够实现玉米高速摘穗、茎秆切碎还田作业,果穗损伤率低、抗倒伏性好,且易于安装操作维护的通用紧凑型玉米收获割台。(请写出最主要的发明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通用紧凑型玉米收获割台,包括玉米摘穗台和玉米茎秆切碎单元,所述的玉米摘穗台安装有扶禾装置、摘穗装置、果穗收集输送装置和摘穗传动装置,所述的玉米茎秆切碎单元设有固定的玉米茎秆滑道和茎秆切碎装置,所述的玉米摘穗台和玉 米茎秆切碎单元焊合成为一个通用紧凑型玉米收获割台,所述的通用紧凑型玉米收获割台与拖拉机或自走式联合收获机底盘前方铰接。
所述的扶禾装置设有带拨齿的扶禾链、扶禾链轮和蜗轮蜗杆变速系统,蜗杆与摘穗辊前部连接,蜗轮轴通过一对直齿轮与扶禾链轮连接,扶禾链轮驱动扶禾链,扶禾链前端距地面50-300mm。
所述的扶禾链和蜗轮蜗杆变速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拨齿间距和不同传动比配套更换,摘穗辊在1000-1500转/分钟时,拨齿喂入速度在150-830株/分钟之间变化。
所述的摘穗装置设有一对摘穗辊,一对摘穗辊轴线成1-10°夹角,由尾部向头部张开,一对摘穗辊在同一平面内圆心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调整范围为40-75°,且位于果穗收集滑道一侧的摘穗辊位于另一根摘穗辊的下方。
所述的摘穗辊由导引段、摘穗段、强制拉茎段组成,导引段长度为40-60mm,该段摘穗辊直径由摘穗段直径过渡至与蜗杆箱外径一致,摘穗段为3-4头螺纹,螺距50-60mm,螺纹高6-15mm,沿轴径方向每50-60mm设一个摘穗钩,该处沿周向设置摘穗钩个数与螺纹头数相同且沿周向均布,该段长度为300-45 0mm,强制拉茎段表面焊合有平行于轴径的拉茎筋,数量为3~8,沿周向均布,该段长度为50-200mm ,摘穗辊后部与摘穗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的果穗收集输送装置由果穗滑道、搅龙输送装置和后面板构成。
所述的搅龙输送装置可根据割台使用悬挂式机体时使用1号搅龙,使用自走式机体时使用2号搅龙,1号搅龙的果穗抛送板在右端部,表面叶片旋向一致,果穗向果穗抛送板方向输送,2号搅龙的果穗抛送板在中段,果穗抛送板两侧叶片旋向相反,果穗向果穗抛送板方向输送,所述的后面板设有两个抛送口,位置分别与1号搅龙和2号搅龙的果穗抛送板位置对应,抛送口边缘设有螺纹孔,配用不同的搅龙时可以采用周知的方式封堵不用的抛送口。
所述的玉米茎秆滑道上端延伸至摘穗辊尾部,下端截止于定刀工作边。
所述的切碎装置设有动刀和定刀,定刀位置可调,动刀为转子滚刀,每组有3-6刀片。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 由于摘穗单元设有扶禾装置,扶禾装置设有带拨齿的扶禾链、扶禾链轮和蜗轮蜗杆变速系统,蜗杆与摘穗辊前部连接,蜗轮轴通过一对直齿轮与扶禾链轮连接,扶禾链轮驱动扶禾链,扶禾链前端距地面150-300mm,使得该机型可以有效克服茎秆倒伏高度在150-300mm以上的摘穗问题,尤其是降低玉米出现大面积倒伏时的机收损失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44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化的卫星集波器
- 下一篇:沟槽式公厕基于大便人数智能化节水冲洗装置